关灯 护眼 字体:

249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求订阅)

五环,顾名思义,就是两个苯环中间夹着一个五元环,五元环中间有一个sp3杂化的碳原子,“8”代表这个sp3杂化的碳原子的侧链上连着两根8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

    芴是煤焦油的分离产物之一,背靠石油化工的化工原料,都是按吨来卖的,因此非常便宜。

    而一个领域在早期发展的时候,自然是什么东西便宜,什么东西有现成的,就先拿来试一试,况且芴类材料还在光致发光领域有不小的成就。

    据许秋所知,魏老师在漂亮国的时候,就研究过基于F8的聚合物给体材料,有PF8BT、PF8T2、PF8DTBT之类的。

    然而,这类材料几乎没有流传到现在的。

    无他,器件效率太低,全都扑街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科研圈一样是有记忆的。

    十年过去,一个失败的体系,除非去刻意翻阅早期的相关文献,基本上就不会再找得到了。

    至于陈婉清为什么重新选择F8这个体系,并将它用在有机光伏材料中,或许是受魏老师的影响,毕竟他回国前的科研经历肯定是传承下来一部分的,想让他的学生接力完成下去,就比如现在交给许秋和韩嘉莹负责的PDI系列。

    又或许学姐只是再次展现了下……她的传统艺能。

    时隔多年,F8这个体系重出江湖,却再次扑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

    学姐另外一个CH2体系的效率,令许秋感到有些讶异。

    最高效率2.87%!

    居然在首次测试时就接近3%,要知道A-D-A体系目前的最高效率不过才6%。

    这要是再优化一下,把效率做到3%以上,加上A单元是新开发出的结构,也不差创新性。

    综合下来,已经足以发一篇类似CM这样一二区交界的文章了,甚至努努力可以冲击一下AFM、AEM;

    假如效率能再做高点,能做到4%、5%的话,AM、JACS都有机会,前段时间许秋审稿的那个首篇3D-PDI体系的文章,效率也是4%,就发了JACS的。

    “学姐终于从1%的泥潭里出来了,这是要发力了呀,她的一区文章梦大概率是要实现了。”

    “难道是之前几次失败让给她积攒了不少人品,这次就突然爆发了?”

    “这个分子结构的设计上,似乎也有我的一部分影响。”

    “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