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翩翩少年行 第十五章波澜不定

通病,相反他倒是挺欣赏这些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个什长,对于周延来说,委实有些屈才了,待宜阳事务结束后,怎么也得在父亲面前给他要个校尉当当。若非自己的义兄吴桐志不在此,不然他也能为其在青州捞个好差事,至少比目前游手好闲的状况要好的多吧。

    想到这里,余霖心底不自觉的生出一丝讥笑:游手好闲?那不是在说自己吗。

    黄石县的主薄孟隗也是个年轻人,莫约二十七八的年纪吧。身材修长,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像极了南楚那边的风流浪子。

    来宜阳之前余霖就已做足了功课,对于宜阳郡以及黄石、曹县几个地方的主要官员都了解的清清楚楚。什么出生,哪国人氏,为官前是干嘛的,为官后又有哪些作为…这些对于常人来说极难触碰到的档案、密录,身为提督之子的余霖就没有办不到的。

    孟隗虽然长相温文而雅,却是个地道的冀国北地人氏,所在的孟家在两辽云州也算是老牌豪阀了。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两辽自从跟了身为兵部尚书的大将军卢剑升后,本地地头蛇压不住这条过江龙,导致许多资深豪阀渐渐衰弱,这孟家就是其中之一。待到孟隗父亲这代时,孟家已然从一个一流家族变成了普通的三流家族。

    孟隗的经历倒是有些曲折,他身为家中长子,才华横溢,从小便精通一些大儒典籍、史册及诗词歌赋等。九岁便做出经典诗词《照无眠》而名震两辽,在嘉泰末年的科举考试上更是中了一甲二等榜眼郎,只比当时同为天才的金科状元范鹏举低了一筹。不过这以后的生活按理说本来能够官运亨通、家族振兴;可好巧不巧的就发生了中原国战,皇帝的心思全在战争上,只把这一年的金科一甲全部凉在了翰林院内不管不顾,既不安排官职,也不安排差事,只当个闲人养着。孟隗郁郁不得志,也曾作出过“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的经典诗句,觉得当今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武将对于国家的作用要比文臣大的多。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弃笔从戎投身沙场,随大军支援西蜀战场,只不过还没等他开始大展身手,西蜀就已经被荡平了。

    孟隗也没运气奔赴南楚战场,而是随军留在了西蜀境内。直到天下初定后,皇帝实行“南迁政策”,将在京的一些闲官都赶去西蜀、南楚两境为官,而孟隗也就是这个时候,才被朋友推荐,在这黄石县当了个小小的主薄罢了。

    孟隗性格有些内敛,在接待余霖时表现的太过于拘束,一点也不像能写出豪言壮语诗词的人,倒是让久闻其名的余霖倍感好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