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上山夺笋,祭拜英灵

叔家打牌。

    路上打了个电话问李愚他们,得知他们接到了谢潮,正在赶往乡里的路上,至少能赶得上晚饭。

    边豫南家没客房,谢潮这些天会住在李愚家里。

    李愚家算是村里最有钱的一户,当年李愚的爷爷去城市里干了些大事,赚够钱后,又回到这小村子和老战友们一同生活。

    虽然发达了,但不忘本。

    村子没什么历史,要说什么时候有的村子,还挺有意思。

    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一支小游击队的战略根据地。

    其实说是战略根据地,实际只有两间土房,战士们挤在一张长条状的床上,洗澡就在河里,吃饭坐在地上。

    后来抗战胜利,当年那支小游击队的战士们在这里定居,慢慢发展成了一个村子。

    其实最开始,村子里只有三户人家。

    后来边豫南的爷爷,以及其它几位战友收到了电报,先后来到了怀宁村。

    慢慢的,几户人家的怀宁村,成了十几户人家的怀宁村。

    到现在也只有几户人家。

    李愚的爷爷读过书,给村子起了这么个名字。

    怀宁。

    心怀安宁。

    ……

    从家里出发,直接钻进院子后的小山竹林。

    笋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笋,口感不是很好,只有刚冒出地面的小笋才好吃。

    边豫南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目标。

    姜瑜曦不懂这些,所以很疑惑,路上已经看到了十几颗笋,但边豫南就是不挖。

    又路过一颗笋,破土而出约莫姜瑜曦小臂的高度。

    边豫南只是看了一眼,又往林子深处走。

    姜瑜曦急着拉住他,道:“为什么不挖呀!这一颗已经很小了呀!”

    边豫南停住脚步,看见她这急切的表情,笑了笑,放下背篓。

    “行,那就挖吧。”

    其实这颗笋已经很老了,边豫南要找的是刚冒出头不超过15厘米的笋。

    拿姜瑜曦的手举例,也大约就是虎口到指尖的长度。

    不过看她这样子,应该是急着想挖笋了。

    重点不在“笋”,而在“挖”。

    “看好了啊,我给你示范一遍。”

    边豫南让姜瑜曦拿着摄像机,自己则是对准旁边的一株矮小的植物,用力挥下锄头。

    铁锄的头部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