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状态下,他的灵觉惊人的灵敏,竟能够察觉到,那些隐身在暗处的侍卫们的身影。
随着他的走动,四处的隐身侍卫,好似炸了窝的蚂蚁一般,从禁止的状态,一下子就骤然紧张起来。
幸好赵佶接下来的举止,和往常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并没有引起他人的戒备。
赵佶的脚步不停,施施然的来到书房当中。
自有早已经等候在此地的宦官,看到天子的到来,暗自露出眉开眼笑的神色。
赵佶那如同离体般的神智,安静的看着自己发号施令,让起居舍人宇文虚中前来,亲手起草,有关“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有关的诏令。
接到诏令后的起居舍人宇文虚中暗自奇怪,不知道这一封诏令,应该做何解释?
亲自侍奉在天子御书房旁的梁师成,听到天子下达的旨意,也觉得十分诡异。
一直以来,都呆在东京汴梁城中的天子,又是如何知道,山东境内的事情?
而且所谓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事情,不管怎么听都不像是正经的人物?
梁师成仗着自己的受宠,多嘴询问了一句道,“官家是如何知晓,什么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
赵佶目光幽幽,转头望了梁师成一眼,他的双眸中似乎隐藏着一个黑洞,把所有的光线都吸了进去。
梁师成只觉毛骨悚然。
这样的天子,梁师成竟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不由地让他从心底通现出无言的恐惧。
幸好只是一个刹那时间后,赵佶又恢复了寻常的模样,再也没有任何的异常。
梁师成却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双手低垂,恨不得自己刚刚没有问出那个问题来。
他是赵佶最信任的大太监之一,多年来侍奉赵佶,如何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至理名言。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一身的荣辱,皆系于天子喜恶的太监,他们都是天子的家奴,一切的荣华富贵,只在天子的一念间。
大宋朝的太监,可无法和前唐时期,那些能够废立皇帝,飞扬跋扈至极的前辈相比。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柴家的孤儿寡妇手中,接过了皇帝的宝座后,鉴于唐朝末年,还有五代十国时期,层出不穷的宦官乱政,以及藩镇割据的混乱。
因此不仅仅只有采用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对于太监,亦有各方面的压制。
不仅仅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