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和历史上的所有的前辈天子一样,眼见自己的辛勤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变得逐渐怠政,只知道沉湎享乐。
此时眼见天下形势已经无可更改,明教军马都快要踏马大都城,早年的睿智暂时回复,顷刻间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中原这个大副本,反正咱们蒙古人已经玩腻了,不玩了,以后就随便你们明教的泥腿子们折腾去吧。
我们蒙古人,要退回到初始城去了,有本事你们来推塔口牙!欢迎来搞……
逃跑小能手“元顺帝”,一夜之间就从大都消失了。
所以等到朱元璋听打探消息的探马,回报说元帝已经弃大都城而逃的消息时,还有些无法置信。
倒是被小昭派到朱元璋身旁的刘伯温,抚须而笑,对此似乎没有丝毫的意外道,“蒙古人以异族之身,侥幸入主天下将近百年。”
“只怕历朝皇帝,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被汉人驱逐的情况。是以肯定早有遗训,一旦事不可为,就立马返回草原,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朱元璋闻言若有思索,呵呵冷笑道,“只怕他们还以为,我明教也会像历代一样,在他们退到了草原后,就拿他们没辙哩。”
“可惜我们教主乃明尊降世,雄心之壮,并不逊色于他们的成吉思汗分毫。”
他点到为止,随即貌似不经意般询问刘伯温道,“下了大都城后,蒙古人自此必定丧胆,诸多地方都可以一檄而定,我教也可自称奄有天下了。”
“此后的重心,必定转向新朝朝政。伯温兄深受教主器重,未知日后高居何职?”
刘伯温指着朱元璋哈哈大笑,揶揄道,“要说教中最受教主器重的人是谁?还能有超过国瑞老弟你的吗?”
“你是第一个受封国公爵位的,又是实封掌管兵马的第一位副教主,哪怕是教主的师弟张无忌,一众左右使者,法王,散人也都没有这等的殊荣。”
“现在你倒来取笑刘某人?”
朱元璋静静的望着刘伯温,双眸含笑,并不应答。
刘伯温笑了好一会儿,才正色道,“教主并不以刘某来迟,知我性情刚毅,许以御史中丞,纠察天下百官。”
朱元璋心中一惊,他知道眼前这个文绉绉的老头子,既心细如发,又疾恶如仇,偏偏才学出众,很得教主的信任。
教主让刘伯温纠察朝廷百官,真可谓是知人善用,只是日后这新朝的大小官员,怕是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