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二十七章豪门少爷流放之路38

    这一个月来,宋郁华跟秦渊两头跑,而毫不意外,两头都格外顺利。

    先是第一桩的安溪村路况问题。

    宋郁华只简单提了一句带头拿出一笔款项,十来个刚拿到一笔收入的村民几乎毫不犹豫,也申请为村里的运输线做上一点贡献。

    即使还有犹豫的村民,在亲自跑过一趟运输后也立刻掏出了自己那一份。

    大家都没怎么上过学,不知道怎么表达,可感受不会出差错。

    他们安溪村已经在可察觉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村子,在迈向美好未来的路上,谁都愿意做一些简单的取舍。

    宋信冬回市里的第三天,安溪村就顺利进行了道路的重新开拓。

    第二桩稍微麻烦一点。

    但法律公平又公正,细微的证明中可以抽丝剥茧,销毁的账目重新归位查证。

    宋信冬回去上学的第二个礼拜,即便证据还没有彻底清晰明朗,宋信冬作为受害方的前提下,宋郁华作为弱势方顺利申请到了抚养权。

    而最后高悬待落的判决也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一个月后,宋信冬是抱着一封展示证书一块儿回来的,更雄赳赳气昂昂地给安溪村带来了一笔扶贫资金。

    原因无他,青岩市的扶贫成果展示中,安溪村无论是实效还是热度都名列前茅。

    他的那些精心修改过画风习惯的图册,给这场展示增添了最为生动的反馈。

    甚至在得知安溪村目前在大修路线后,第二笔款项还没主动申请,就顺利拨了下来。

    在持续的修路中,安溪村的果业运输中在短短五年内正式迈入飞速。

    简单的村路到宽敞的公路,一条一条,一年一年,慢慢四通八达到周边县镇,再顺利通到市中心。

    而和当初宋郁华说服秦渊让宋信冬参与进扶贫项目时保证的一样,未来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宋信冬这个名字确确实实牢牢地和安溪村捆绑在了一起。

    他画安溪村迈出第一步时的劳作,也画一批批水果运输到村子外的场景。

    画村里不断开拓的果林,画果林丰裕后一座座完工的加工厂。

    画从四通八达的公路上闻名而来的游客们,也画游客们走在他每一段熟悉的路径时欣喜快乐的模样。

    还是从前凌厉撞色的画风,还是自由散漫的习惯。

    但在这条他最得心应手的路上,他始终走得稳当又顺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