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十二章 官场调整

的军事实力。

    不过,此刻杨杲想的却不是隋朝医疗技术的发展,而是官场上面的变动。

    苏威虽然一次又一次地逃过死神的魔爪,可是他的年纪已经摆在了那里,繁琐的政务已经让他力不从心,虞允文、张居正等留守京城的重臣也曾经在奏折中暗示过,只不过当时的杨杲一颗心都挂在河北以及辽东的战事上,因此没有回应此事。

    不过现如今辽东的战事也即将结束,隋朝的东北部已经再无威胁的敌人,李唐和突厥经过多场大战也是元气大伤一如秋后的蚂蚱,杨杲也可以腾出手调整自己内部的事情。

    。。。。。。。。。。

    入夜,在屏退了一众左右之后,杨杲取出笔墨和纸张,缓缓写下了苏威、裴矩、萧禹、陈棱等不少重臣的名字。

    名单上的这些人正是杨杲准备回朝之后调整的人员,一方面因为年龄的缘故,如果杨杲用系统去查询的话就能发现他们的四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退步,这在形式上的表现就是他们对政务处理效率低下甚至是拖拉遗忘。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重臣都是杨杲的父皇杨广留下来的,并不是杨杲的嫡系。而杨杲真正的股肱重臣除了虞允文等少数几人,多数都只能位于中下层。比如房玄龄、陈平等,他们跟随杨杲征战多年,出谋划策功勋卓著,虽然实际上作为天子近臣有着不错的实权群臣拜服,但明面上却没有一个显赫的官职光宗耀祖,这也让杨杲颇觉得对不住他们。

    不过想要劝退这些老臣,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这些人个个位高权重,就算杨杲是帝皇,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就让人家退下去,若是不能妥善安置必然会出现动荡。

    “苏威性格怯懦,而且如今刚刚召唤出了苏瑰,朕只要将他的这个便宜儿子提拔起了,相信他也能明白朕的意思。”

    杨杲略一思索,便在苏威的名字旁画了个叉,笔尖下移又停留在了萧禹的旁边:“萧禹乃是皇亲国戚,孝顺好佛闻名天下,若是由太后出面,朕再提拔他的几个儿子萧锐、萧锴,想来也是无虞。”

    “陈棱是个武将,也没有家族的拖累,只要朕给予其重金高爵,令其能够风光而退,他也当心满意足。”

    划去陈棱的名字后,杨杲又提笔看向下一个名字。

    “此人乃是天下大儒,朕可将其调往翰林院荣养,一则可借助他的名头招揽天下学子,二则免去他的实权,让他不再参议朝政。”

    “下一个,据锦衣卫的密折,此人当初与李渊交情甚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