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疑棺

,随着一阵阴风扑面,沉睡了千年的归墟和尚墓,终于被我给打开了!

    石门开打之后,我们三个人第一时间将强光手电筒举了起来,随之一顿乱照。然而眼前景象,却惊的我们都僵在了原地。我脸色惨白的问老伙子:“这……这是主墓室?”

    此刻我的眼前,是一间漆黑而又巨大的墓室,但这不是我惊愕的原因。我惊愕的原因是:这间墓室内的景象完颠覆了我对“主墓室”的一贯认知。我们都知道,主墓室是一座古墓的绝对核心,不论是哪个年代,它的布局永远是正中间的核心“主棺”。但此刻我眼中的景象却完不是这样,这竟然是个“合葬墓”,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放了七十二口紫金巨棺!

    老伙子眼眸如狼,冰冷如剑。他咬牙切齿的突然道:“这不是合葬墓,是疑棺!”

    我跟布丁吃了一惊:“疑棺?”

    在中国古代的墓葬习俗中,“疑棺”是一种令人发指的防卫手段。它的设计者正是摸金校尉们的鼻祖:曹阿瞒。

    干盗墓的都知道,1956年,我国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得到了国家的允许,带队挖开了万历皇帝的定陵,那次盗墓可谓是震惊中外,不但收获了十七马车的国宝文物,还把万历爷和孝瑞,孝靖两位皇后的尸骨给毁了,美名曰:打倒封建帝国主义。

    有关于十三陵被挖的内幕,其实很多消息都被国家给封锁了。郭沫若最开始挖的压根就不是万历皇帝的定陵,而是永乐皇帝的长陵。也许很多不了解明朝历史的读者不知道“永乐”和“万历”的区别,在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总之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说,“永乐皇帝墓”的价值远比“万历皇帝墓”高出数十倍不止。

    郭沫若这个人,我莫老三是真的服。他那张嘴一旦开闸,仨胡同的街坊邻居听他一个人侃。郭沫若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各朝各代的皇墓帝陵都打开看看,他为了打开永乐皇帝的长陵,竟以血代墨,写了一篇整整三万多字的请愿书。周先生看完之后也被侃晕了头,犹犹豫豫的回复了四个字:原则同意。

    在中国的帝陵排行中,秦始皇陵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则天,成吉思汗,皇太极三人可并列第二。若再往下排,恐怕就得属永乐皇帝了。

    郭沫若得令之后,立刻从北京军区调来了名武警,加上技术员,后勤,考古学家等等,1956年的那个秋天,这支由近千人组成的队伍便开始对“长陵”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挖掘工作。队伍虽壮,可不知为何挖掘工作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然而终于挖到了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