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 调查


    从精神病院出来,杜龙彪和罗周亿看我疑心重重,还想再陪陪我,被我马上拒绝了,我们中午简单吃了口面条,就各奔东西,各忙各的。

    我没回宾馆,在手机短信里找到那条“办卡办证”的信息,直拨过去,一个小时之后,就在相约地点拿到了我需要的东西——是一张记者证,做得差强人意,那红戳好像是萝卜刻的,还是冻糠的萝卜,有的字儿都模模糊糊。

    我由此跟做假证的讨价还价,说你们这造假的也太没有职业操守了,不给我打个五折,小心我去消协投诉你们。

    那小子也毫不示弱,说你去告吧,“证据”已经蘸酱吃了,还有一筐土豆,没刻呢。

    我跟他耗不起,款付清,头也不回就走了。只听他在后面嘀咕,“穿得人五人六的,三十块钱还他·妈讲价……”

    ……

    我直奔长途客车站,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省科技大,亮明“记者证”,看门的大爷打了个电话,没几分钟,一位戴眼镜的老教授就急匆匆地下楼接我。

    在我说出来意后,老教授显得更热情,说:“记者同志您好您好,怎么来之前没事先打个电话,我们也好派人接你……哦,对了,您是哪家报社的?主编是哪位?”

    我胡乱说了几句,老教授也没怀疑,一边带我上楼,一边向我介绍,“李记者,您这次的报道方向是很准确的,梁放同学在我院的气象专业里可是专家级人物,哦,毫不自夸地说,他不止在国内,就算在国际上也算是不可多得人才,只不过很不巧,他请了长假外出考察,您这次来,恐怕见不到本人了。”

    我说,“那确实有点可惜,我们报社这次要评选近十年来省各界各行业风云人物,错过了恐怕要再等十年。要不这样,等他回来,你们再联系我?”

    老教授连忙拉住我,“那倒不用,我们的学生档案都录入在计算机系统里,您想查什么,比问他本人都。”说着,上了三楼,把我带进一间计算机机房,通过验证后,打开了一台电脑,输入很长一段密码,调出了梁放的档案信息——

    我当时很感慨,自己毕业那年,当时的档案就是几片纸,甚至有的人名字都弄错了也不敢涂改,怕被误会弄虚作假。可这才几年呐,学生的所有信息都存在电脑里了,想增想改方便随意,存储拷贝简单快捷。

    老教授把椅子让给我,自己去旁边的档案室翻档案了,我看了眼屏幕上眼梁放的免冠二寸照,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他带着大眼镜面露微笑,就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