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起,伴随着巨大的马蹄声,北蒙人发起了对这座古老城墙最后的冲击!
————————————————
景龙十三年五月初八,此刻的中原大地春意盎然,江南之地更是花红柳绿,伴随着天边的一抹残阳渐渐西落,有人附庸风雅,有人安然凝望,他们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城,也如这残阳一般缓缓落下了。
这一年被后世称之为“河西之战”的战役,与二百年前出奇的相似,北蒙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踏过了阻碍他们的长城,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呼啸而来。
西凉铁骑在压制了北蒙长达二百年后,被北蒙人用鲜血的方式回应着,宣泄着北蒙的不满和兴奋。
这一天,后来被追风戍边忠义大将军的杜汶泽率领一万余人在破城之极奋勇抵抗四十万北蒙大军,成功掩护了剩余将士以及梁王宇文朔的离开最终英勇牺牲。
当北蒙新王扎和手起刀落砍下杜汶泽的首级后并没有让士兵继续践踏这位敌军的首领,而是用北蒙最高的礼节厚葬了杜汶泽,并同样授予“阿布日格”的称号,这在北蒙语言中是“坚韧的草原英雄”的意思,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杜汶泽的尊敬。
历时十天的嘉峪关守卫战,英勇无畏的边军将士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用无可匹敌的意志和悍不畏死的精神守卫着帝国的边疆,留下了七万年轻而有沉重的英魂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中长眠,凝望着这座古老城墙的血迹斑斑。
北蒙人的铁蹄在二百年后再一次踏进中原王朝,四十万大军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近乎四分之一的力量耗费在了长城边境,据后代史学家称,这要大大激发了北蒙对于进攻中原的欲望,本性剽悍的北蒙勇士被血战唤醒了心底的征服欲望。
等消息传到中原腹地以及京师奉元城时,天下谓之骇然,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那天下无敌的西凉军会败,也没人相信那座高高的城墙会轰然倒塌。
一时间口诛笔伐此起彼伏,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迅速调转矛头开始指责西凉军的外强内干,纸上谈兵一样地提出边军对于黑河水的疏忽,却只有那个一向被正统学者指责为不入流的“百晓生”,在最新一期的神州江湖录中大胆地用了“攘外必先安内,朝堂不正何以正天下”的言论,一时间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终于有人开始提出对那座朝堂的异议,有人说天下宇文泰昏庸无能,可也有聪慧之人敏锐地从一系列的事情中嗅出了腐败的味道,不知从何而起,也不知是谁带头,一时间关于丞相宫祺瑞为
————————————————
景龙十三年五月初八,此刻的中原大地春意盎然,江南之地更是花红柳绿,伴随着天边的一抹残阳渐渐西落,有人附庸风雅,有人安然凝望,他们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城,也如这残阳一般缓缓落下了。
这一年被后世称之为“河西之战”的战役,与二百年前出奇的相似,北蒙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踏过了阻碍他们的长城,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呼啸而来。
西凉铁骑在压制了北蒙长达二百年后,被北蒙人用鲜血的方式回应着,宣泄着北蒙的不满和兴奋。
这一天,后来被追风戍边忠义大将军的杜汶泽率领一万余人在破城之极奋勇抵抗四十万北蒙大军,成功掩护了剩余将士以及梁王宇文朔的离开最终英勇牺牲。
当北蒙新王扎和手起刀落砍下杜汶泽的首级后并没有让士兵继续践踏这位敌军的首领,而是用北蒙最高的礼节厚葬了杜汶泽,并同样授予“阿布日格”的称号,这在北蒙语言中是“坚韧的草原英雄”的意思,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杜汶泽的尊敬。
历时十天的嘉峪关守卫战,英勇无畏的边军将士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用无可匹敌的意志和悍不畏死的精神守卫着帝国的边疆,留下了七万年轻而有沉重的英魂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中长眠,凝望着这座古老城墙的血迹斑斑。
北蒙人的铁蹄在二百年后再一次踏进中原王朝,四十万大军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近乎四分之一的力量耗费在了长城边境,据后代史学家称,这要大大激发了北蒙对于进攻中原的欲望,本性剽悍的北蒙勇士被血战唤醒了心底的征服欲望。
等消息传到中原腹地以及京师奉元城时,天下谓之骇然,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那天下无敌的西凉军会败,也没人相信那座高高的城墙会轰然倒塌。
一时间口诛笔伐此起彼伏,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迅速调转矛头开始指责西凉军的外强内干,纸上谈兵一样地提出边军对于黑河水的疏忽,却只有那个一向被正统学者指责为不入流的“百晓生”,在最新一期的神州江湖录中大胆地用了“攘外必先安内,朝堂不正何以正天下”的言论,一时间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终于有人开始提出对那座朝堂的异议,有人说天下宇文泰昏庸无能,可也有聪慧之人敏锐地从一系列的事情中嗅出了腐败的味道,不知从何而起,也不知是谁带头,一时间关于丞相宫祺瑞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