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
鱼儿当空时,郑明快速地搅动了两下手里的竹竿,便见那纤长的鱼线如旋风收缩,紧紧地缠绕在了鱼竿的顶端之上,仅余下二尺见长的短短一截,以吊着鱼儿不落。
此后,郑明利索地用脚将身旁的竹篓从地上挑起来且用手抓住,随之扛着鱼竿转身便走地欢笑道:“哈哈,归家。”
那竹竿蛮长,被他扛出老高,那鱼线倒好,钓着鱼儿与他齐高。
“夫以为天下,乱治而将结,然,和之所艰,亘古之疑也。”郑明心中愉悦地诵着书声,他每一步走,手中的竹篓便是一摆,每一次动,那竿上的鱼儿便一晃荡。
……
此河为满仓尾端的东部分支,位于遗园村的正北,是以,郑明最快的归家之路,还是村里的直道。
“仁爱者,受天之庇佑,自福禄无疆……”
北侧村口,郑明面带悦色地扛着鱼竿从村外走来,其人未至,声已先来:“得道者,应恩泽广布,自善得始终……”
此时,晌午将至,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归来或正在归来,是以,村路两旁的人倒也不少。
村里住家户的房门处处开敞,偶见其中几处炊烟缭缭,其余大部分的人,都坐在自家门口的躺椅或台阶上歇息。
此外,在村子的北门附近,另有一群男童蹲着、围在一个老汉面前,正哄闹着让对方再讲些典故。
“诶呀梁爷爷,再讲一个嘛,再讲一个嘛。”男童中的最小的那个孩子,不依不饶地摇晃着老汉的手臂,一副对方不讲究不罢休的样子。
“啊呜、啊呜。”站在一众男童腿边的那只小白狗儿,也跟着凑热闹的叫唤了两声,随后便摇着尾巴、哈着舌头等着老汉开腔。
“嗨哎,好吧好吧,再最后一个。”老汉无奈而笑地摇了摇头。
“好耶!”闻言,最小的那个孩子顿时眉开眼笑地拍了拍巴掌,其他的孩子们也是满目期待的望着老汉,一个个托着下巴、歪着小脑袋的等着对方开讲。
“呵呵……”老汉笑呵呵地磕了磕手里的烟枪,他先是心中感慨地感叹了一声,又随之抬头看向晌午的日头,目光游移地讲述道:“以前哪,有一个孩子,少小离家、一去不归……”
“仁治,难善昏宦所为,祸及纲令而引权谋之争,祸国殃民矣……”小郑明自得其乐地背着书,面庞微仰地迈着步子,享受着阳光给予自身的暖意。
“呜唔?”听到郑明的声音,那原本正跟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