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神秘高人

…地球的原因。我们射出的箭会落地,扔出的东西会落地,人跃起也会落地,应该是地球有一股吸引之力,将万物吸到地面,就像磁石一样。所以,对面的人并不会掉下去。”

    “这个地……地球时圆的?”朱棣说道,“这么说来,老祖宗们说的‘天圆地方’错了!”

    “人不是圣贤,出错是正常的,就算是圣贤,也有出错的时候。”道衍说道,“他们除了臆想,又没有实实在在地走遍这方世界,‘天圆地方’之说,并没有证实过。不过,这么看来,浑天之说却是对的。”浑天之说,即是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包裹着地。

    “没想到啊,争论了千多年,终于让人证实了。”老太监唏嘘不已。

    “不过,他们就知道争论,怎么就不去实际探查呢?”郑和说道。

    “谁愿意去?”道衍笑道,“出去查证,可是要遇到无数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丧了命,谁愿意去?呆在家里没有半点危险,过自己的安乐日子多好,管他对还是错呢。”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郑和感叹道,“要不是有这位证实,怕是还要继续吵下去。”

    “郑官监说得很对啊。”道衍说着,对朱棣说道,“陛下既然想要营造北平府城,那就组织个船队下南洋,年轻时我可是听说不少海商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海盗也被剿灭了,海图也有了,造船的工匠也好找,弄个船队下南洋,船队出海赚的钱,就可以拿来修造北平府城,不用从国库里拿,就没什么阻碍了。”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不过,皇家参与经商,也是一个话柄。”朱棣说道。能从其他地方得到大笔钱财用来修造北平府城,避开朝中盯着国库的官员唠叨,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也要考虑到经商的影响。

    “嗯,确实如此,要找个好的借口让他们无话可说。”道衍点头说道。

    低头想了一会儿,道衍抬头说道:“就用‘宣化大明威仪文明,促使万邦来朝’的名义,这个口号那些酸儒肯定无话可说。”

    朝中官员确实无话可说,其实无论如何都会找到一点话柄的,不过朱棣这个皇帝可不是建文帝,那是洪武皇帝第二,他们是刚投入新朝的官员,一不小心怕就要步方孝孺的后尘。

    就这样,很快选定了福建五虎门建造海船。经过两年的紧锣密鼓的准备,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永乐皇帝下令,郑和作为大明特使,率船队下南洋出使西洋。

    郑和使团从苏州刘家河上小船,出海后泛海来到福建五虎门,这里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