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7章 看谁先眨眼



    另一位记者马上说道:“李先生,根据工会领袖的介绍,你们作为资方,在面对工人罢工的时候,不仅没有谈判的意愿,反而希望通过裁员来迫使工人屈服!”

    这是一个相当不友好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将锅甩给了李卫东。

    李卫东则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由于工人的罢工,导致工厂停产,而工厂停产又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我们只能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所以裁员完全是由罢工引起的,如果没有罢工,就不会有裁员!”

    李卫东反甩锅,将裁员的原因甩给了罢工。

    记者们显然是站在工人一方的,对于李卫东这种答桉并不认可。

    其中一人马上说道:“李先生,捷豹路虎本来就面临着和十几亿美金的亏损,贝姆赫尔工厂每停产一天,都会给企业造成更多的损失,难道你就不为此而感到担忧么?”

    “我当然不觉得担忧!”李卫东一脸澹定的接着道:“捷豹路虎还有不少的库存车,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去库存!”

    ……

    对于工厂停产的事情,李卫东是一点都不担忧。

    站在工业生产的角度上,工厂停产一天,不仅仅会消耗基础的运营成本,还会失去一天的产值。只有进行生产,创造产值,工厂才能赚钱,才会产生利润。

    因此很多的制造业不光是经常加班,而且还是轮休,甚至有二十四小时几班倒的生产线,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性。

    工人罢工时,资方往往会选择妥协,也是基于这一点,对于资本家而言,工厂停产一天,自己就亏掉一天的产值,也就少赚一天的利润。

    赚不到就等于是亏,所以资方为了平息罢工,尽快恢复生产,总是会向工会妥协。

    但这一套理论,是建立在产品有充足需求的基础上。

    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反倒是会亏掉原料钱,这时候还不如直接停产,可以少亏一些。

    在美国,汽车永远不缺乏市场的需求。

    美国毕竟是车轮上的王国,这并不是一个赞誉,而是意味着美国缺乏足够的公共交通,普通人没有汽车根本就寸步难行。

    也因此美国的汽车企业,很容易像工会妥协,无论是美国本土的三大车企,还是外资车企来美国设厂,都去向工会屈服,压根就没有人像李卫东这么玩的。

    李卫东这种玩法,等于是两败俱伤,我宁愿亏钱,也不愿意给你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