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 研发新产品

   “来,咱们吹干它!”两人开始捧着吹风机,吹干那一块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

    吹到八成干的时候,王凯平就开始用手抚摸起半块羊剪绒材料。

    “感觉还真的比之前顺滑了许多啊!”王凯平开口叹道。

    “别急,等一会完全吹干了,跟另外半块比一比。”李卫东开口说。

    终于,这半块羊剪绒的材料被吹干了。

    李卫东左手拿着柔软过的羊剪绒材料,右手拿着另外半块,同时捏了捏,果然是差距巨大。

    “你试试看。”李卫东将两块羊剪绒都递给了王凯平。

    王凯平放在手里揉了揉,顿时一脸的惊喜:“竟然变软了这么多!单纯摸起来的话,这完全是两块材料啊!”

    “材料变软了,上面的毛也变得蓬松顺滑了,这才算是出口产品该有的品质!”李卫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卫东上辈子开小化工厂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李卫东使用的也是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也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这一套九十年代中期的工艺,放在八七年,绝对是国内顶尖的水平,李卫东敢保证,至少青河地区的化工厂,生产不出这么好的柔软剂。

    李卫东也考虑过,拿着这个柔软剂的配方,去申请个专利,然后拿去卖钱。但仔细一想后,李卫东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

    柔软剂的制作工艺并不困难,但凡有个高中的文化水平,学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柔软剂也是一种很容易仿制的化工产品。

    在中国,这种容易仿制的东西,注册专利根本就没有用。你今天刚注册完专利,明天就有一大群人照着你的专利,推出仿制品,甚至还会对仿制品进行升级。

    而这些侵权的仿制品,很多还都是民间小作坊生产的,这些小作坊甚至连个体户的执照都没办,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能够受到保护的专利产品,都是那些不太容易仿制出来的。

    像是各种高端的制造业,你没有那个技术,便是有心仿造,也造不出来,想要用人家技术的话,就只能乖乖的购买人家的产品,或者交专利授权费。

    李卫东在实验室里弄出来的这一烧杯柔软剂,只能当样品,大规模使用的话,指望李卫东这一烧杯一烧杯的做,那得做到猴年马月!

    服装厂要使用柔软剂的话,还得靠工业生产。

    而工业生产,就必须要有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