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微微一笑,又继续说道:“既然菩提本无树,明镜又亦非台。那么,修道之人的心灵,便是空无一物了。如此一来,无论怎样,也是沾染不上尘埃的。”
陈越四人听完再次心惊。
听李悠然这样说了之后,他们明白了,彻底懂了。
这哪里是佛法智慧不在神秀住持之下?
这分明是佛法智慧比神秀住持更高啊!
两相一对比,很明显李悠然的偈语禅意更深,智慧更高。
神秀住持还要时常掸拂擦试自己的心灵,不让它惹上尘埃。
而李悠然呢,心里空无一物,大道皆空,根本就让尘埃没有任何沾染的机会。
这和大隐于市,有一点异曲同工。
四个人感慨万千。李悠然比他们之前认为的,还要厉害得多。
同时,李悠然这一偈语,很有可能会让神秀住持顿悟。
然后,神秀住持又很有可能会准许他们进寺拍摄。
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陈越四人又非常的激动和期待。
他们之前看到神秀的那首偈语时,觉得不应该来这里打扰,还很是有些惭愧。
但看了李悠然的偈语之后,他们的心里又发生了改变。
即便是他们来这里拍摄,也不会对这里造成打扰。
佛门的确是清净之地。但对于这里的僧人来说,只要心静,即便是外界再吵闹,也不存在打扰。
这是一种境界。
陈越几人之前不懂。
但是现在,他们懂了。
……
神秀住持送走李悠然几人之后,继续参禅。
他近年来禅意进展甚慢。这让他很是有些沮丧。
在他看来,他自己终究还是智慧不足,无法参悟更多。
如此下去,穷其一生,只怕也达不到更高的境界了。
所以,他感觉时间紧迫。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参悟。
希望勤能补拙。
他的那一首“身是菩提树”偈语,已经在外界传开。
所以,外界都说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神秀对于外界的说法,感到有些惭愧。
他认为自己当不得“大智慧”三字。
“住持,有一位施主有东西要交给你。”一位僧人在门外说道。
“拿进来。”神秀说道。
香客的事情,神秀还是很
陈越四人听完再次心惊。
听李悠然这样说了之后,他们明白了,彻底懂了。
这哪里是佛法智慧不在神秀住持之下?
这分明是佛法智慧比神秀住持更高啊!
两相一对比,很明显李悠然的偈语禅意更深,智慧更高。
神秀住持还要时常掸拂擦试自己的心灵,不让它惹上尘埃。
而李悠然呢,心里空无一物,大道皆空,根本就让尘埃没有任何沾染的机会。
这和大隐于市,有一点异曲同工。
四个人感慨万千。李悠然比他们之前认为的,还要厉害得多。
同时,李悠然这一偈语,很有可能会让神秀住持顿悟。
然后,神秀住持又很有可能会准许他们进寺拍摄。
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陈越四人又非常的激动和期待。
他们之前看到神秀的那首偈语时,觉得不应该来这里打扰,还很是有些惭愧。
但看了李悠然的偈语之后,他们的心里又发生了改变。
即便是他们来这里拍摄,也不会对这里造成打扰。
佛门的确是清净之地。但对于这里的僧人来说,只要心静,即便是外界再吵闹,也不存在打扰。
这是一种境界。
陈越几人之前不懂。
但是现在,他们懂了。
……
神秀住持送走李悠然几人之后,继续参禅。
他近年来禅意进展甚慢。这让他很是有些沮丧。
在他看来,他自己终究还是智慧不足,无法参悟更多。
如此下去,穷其一生,只怕也达不到更高的境界了。
所以,他感觉时间紧迫。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参悟。
希望勤能补拙。
他的那一首“身是菩提树”偈语,已经在外界传开。
所以,外界都说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神秀对于外界的说法,感到有些惭愧。
他认为自己当不得“大智慧”三字。
“住持,有一位施主有东西要交给你。”一位僧人在门外说道。
“拿进来。”神秀说道。
香客的事情,神秀还是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