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回国落地就能拿个“青千”,后面再搞一搞,用“坐牢”时获得的经验,来“压榨”国内的研究生,多出点成果,弄个“杰青”身份并不困难。
到这个时候,科研道路基本上已经圆满了,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杰青”就是尽头,院士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可能前面还有上百人在排着队呢。
接下来,可以选择划水养老,也可以选择不忘初心,继续潜心做科研,不去太过考虑功利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基本熬出头了,在科研方面拿到了一个近似满级的账号,可以相对自由支配的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了。
除了科研圈外,漂亮国的教育系统也很有意思,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的策略似乎是把“点数”都加到了大学上,而忽视了中学阶段。
我们经常听说漂亮国的大学如何如何厉害,但很少听说它们的中学如何如何厉害。
反而国内有非常多厉害的高中,比如毛坦厂、衡水、人大附中等等……每年都能稳定输出一大堆“考霸”。
在许秋看来,站在底层民众的角度上,国内的做法总体上确实是为人民考虑的。
而漂亮国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资本家固化阶层的一种手段。
漂亮国虽然能够收割全世界,但资源总量还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精英。
它们的结构同样是一小部分精英和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现有的精英会想方设法组织其他普通民众转化为精英,来抢夺他们的位置。
我们很少在漂亮国听到内卷,是因为内卷本质上就是普通民众相互竞争转化为精英的一个过程。
漂亮国的普通民众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精英,自然就没有内卷这回事儿了。
底层穷人的孩子,他们会去便宜的、师资条件较差的公立中学,然后实行“快乐教育”。
这就导致这一批人虽然经历了教育,但实际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比如有些人始终不认为地球是椭球型,还坚持着“地方说”。
顶层富人的孩子,他们会去学费昂贵的、师资条件非常好的私立中学,他们大多也像国内孩子一样的努力,最终通常可以继承父辈的“精英”身份。
想想也能知道,如果漂亮国真的全部都是“快乐教育”培养出来的“蠢货”,怎么可能目前还维持着世界老大的地位,早就被种花家给超了。
它们同样存在着一大批精英在支撑着整个国家,只是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发挥
到这个时候,科研道路基本上已经圆满了,对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杰青”就是尽头,院士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可能前面还有上百人在排着队呢。
接下来,可以选择划水养老,也可以选择不忘初心,继续潜心做科研,不去太过考虑功利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基本熬出头了,在科研方面拿到了一个近似满级的账号,可以相对自由支配的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了。
除了科研圈外,漂亮国的教育系统也很有意思,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的策略似乎是把“点数”都加到了大学上,而忽视了中学阶段。
我们经常听说漂亮国的大学如何如何厉害,但很少听说它们的中学如何如何厉害。
反而国内有非常多厉害的高中,比如毛坦厂、衡水、人大附中等等……每年都能稳定输出一大堆“考霸”。
在许秋看来,站在底层民众的角度上,国内的做法总体上确实是为人民考虑的。
而漂亮国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资本家固化阶层的一种手段。
漂亮国虽然能够收割全世界,但资源总量还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成为精英。
它们的结构同样是一小部分精英和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现有的精英会想方设法组织其他普通民众转化为精英,来抢夺他们的位置。
我们很少在漂亮国听到内卷,是因为内卷本质上就是普通民众相互竞争转化为精英的一个过程。
漂亮国的普通民众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精英,自然就没有内卷这回事儿了。
底层穷人的孩子,他们会去便宜的、师资条件较差的公立中学,然后实行“快乐教育”。
这就导致这一批人虽然经历了教育,但实际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比如有些人始终不认为地球是椭球型,还坚持着“地方说”。
顶层富人的孩子,他们会去学费昂贵的、师资条件非常好的私立中学,他们大多也像国内孩子一样的努力,最终通常可以继承父辈的“精英”身份。
想想也能知道,如果漂亮国真的全部都是“快乐教育”培养出来的“蠢货”,怎么可能目前还维持着世界老大的地位,早就被种花家给超了。
它们同样存在着一大批精英在支撑着整个国家,只是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发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