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不管怎么说,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建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那就必须去做,哪怕再难,哪怕成效再慢。
另外三门课程,根据陈婉清、田晴、吴菲菲等几位学姐的情报,都不点名,而且授课时间都是在周四,上午两节,下午连着四节,刚好占用一天的时间,许秋觉得这样不错,比较方便他安排实验。
具体来说,《功能材料》的授课老师是本科时的教《无机功能材料》的那位教授,他只会无脑念PPT,一下课就跑到教室外面玩手机,没有期末考试,只需要做一个PPT,是只要做PTT不需要演讲的那种,因此,这门课程被三位学姐一致评选为“材料系最水的课程”,没有之一,而且还是3学分,修到就是赚到;
《高分子物理II》,虽然是必修课,但这门课是本科《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延伸,只额外多了20%左右的进阶内容,对许秋来说基本没什么难度;
《复合材料》,许秋上过同名课程,授课老师是本科辅导员于强,于强安排的研究生课程只是把课件变为了英文,多了大约20%的进阶内容,不过出于给研究生减负的考虑,于强把期末考试从闭卷改为开卷,实际需要投入的精力反而降低了。
从这些课程的安排来看,本校本系保研的学生优势还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授课老师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而且都是既开本科生课程又开研究生课程,那么他们在开设研究生课程时,大概率就是把本科生课程改一改,加点内容进去,对本校学生来说相对于重新修读一次;
另一方面,本校本系的学生,多多少少能够在老师那边混个脸熟,在同样的表现下,获得好成绩的概率,也比外校过来的学生高很多。
周三,许秋已经基本完成IDIC体系的文章,只差光源的两项表征以及NIM第三方性能检测,这两部分他都在草稿中预留了位置,这个工作他拟投AM。
材料口的文章,投AM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即使被拒转投AEM或者AFM也可以接受,至少最终都是落到了一区的期刊。
如果是投JACS被拒,可能要转去CM了,投EES被拒,可能就转去JMCA了,而JMCA、CM都是大类一区,小类二区的期刊,从文章分区上比AEM、AFM要差些。
晚上,辅导员鲍伟组织了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地点选择在先材的二楼会议室。
这次班会,一方面是同学之间彼此认识一下,选个班干部什么的;
但不管怎么说,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建设,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那就必须去做,哪怕再难,哪怕成效再慢。
另外三门课程,根据陈婉清、田晴、吴菲菲等几位学姐的情报,都不点名,而且授课时间都是在周四,上午两节,下午连着四节,刚好占用一天的时间,许秋觉得这样不错,比较方便他安排实验。
具体来说,《功能材料》的授课老师是本科时的教《无机功能材料》的那位教授,他只会无脑念PPT,一下课就跑到教室外面玩手机,没有期末考试,只需要做一个PPT,是只要做PTT不需要演讲的那种,因此,这门课程被三位学姐一致评选为“材料系最水的课程”,没有之一,而且还是3学分,修到就是赚到;
《高分子物理II》,虽然是必修课,但这门课是本科《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延伸,只额外多了20%左右的进阶内容,对许秋来说基本没什么难度;
《复合材料》,许秋上过同名课程,授课老师是本科辅导员于强,于强安排的研究生课程只是把课件变为了英文,多了大约20%的进阶内容,不过出于给研究生减负的考虑,于强把期末考试从闭卷改为开卷,实际需要投入的精力反而降低了。
从这些课程的安排来看,本校本系保研的学生优势还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授课老师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而且都是既开本科生课程又开研究生课程,那么他们在开设研究生课程时,大概率就是把本科生课程改一改,加点内容进去,对本校学生来说相对于重新修读一次;
另一方面,本校本系的学生,多多少少能够在老师那边混个脸熟,在同样的表现下,获得好成绩的概率,也比外校过来的学生高很多。
周三,许秋已经基本完成IDIC体系的文章,只差光源的两项表征以及NIM第三方性能检测,这两部分他都在草稿中预留了位置,这个工作他拟投AM。
材料口的文章,投AM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即使被拒转投AEM或者AFM也可以接受,至少最终都是落到了一区的期刊。
如果是投JACS被拒,可能要转去CM了,投EES被拒,可能就转去JMCA了,而JMCA、CM都是大类一区,小类二区的期刊,从文章分区上比AEM、AFM要差些。
晚上,辅导员鲍伟组织了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地点选择在先材的二楼会议室。
这次班会,一方面是同学之间彼此认识一下,选个班干部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