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10 果然抱大腿是抱对了(万更求订阅)

文章肯定是要带两边通讯的。

    魏兴思想来想去,倒不如自己主动把这个消息说出来,还能落一份人情,之前他和龚远江虽然是很好的朋友,但也只是私交好,没有利益的交换与捆绑,就只能算是朋友,现在不同,两人可以成为铁杆盟友,组成合作联盟,做同一个类似的体系,实验计划互通有无,至少不会撞车。

    “兴思兄,我也告诉你一个消息吧,”龚远江突然开口道:

    “臧超军和卢长军那边研究发现,传统漂亮国的那一种固定面积式的电池器件,光照射到整个有效层区域,会存在侧向光生电流,导致对于器件短路电流密度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而,他们推行制备大尺寸的电池器件,然后用固定大小的掩膜版来标定有效面积,这样做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制备一片器件,理论上就可以得到无数组电池器件……”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魏兴思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他们这是打算往应用的方向推进?”

    “没错,将来有机光伏领域想要应用,肯定要踏出这一步的,总不能一直做0.04、0.09平方厘米这么丁点大的电池器件吧。”龚远江弯曲中指,拿手比划着几种面积:“1平方厘米的器件,我觉得才是起步。”

    “有机光伏的应用,我们能看到那一天吗?”魏兴思似乎有些悲观。

    “我们总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不是吗?”龚远江坚定反问道。

    “嗯,你说的对。”魏兴思笑着点头道。

    科研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但其实绝大多数的方向都是死路,极个别可以应用的领域也是磨了很多年的成果。

    就像锂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商用,90年代后因为安全性问题被锂离子电池替代,现在锂离子电池被广泛用于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魏兴思、龚远江这种级别的科研工作者自然知道,“有机光伏的应用”大概率是有生之年系列,或许50年、100年后发展起来了,那时他们可能早已离去,化作由一沓沓历史文献构成的纪念碑上的一个个名字,但至少现在选择了这条科研路,选择了这个领域,就要担起责任,不能退缩。

    有机光伏领域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许秋也不清楚,不过他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他有系统在手嘛,将来如果能够解锁更多功能的话,未尝没有机会大幅度的推动有机光伏领域工业化的进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