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63 不用四舍五入都有两个小目标入账啊(求订阅)

��可以实现只激发受体材料和同时激发给体、受体材料的效果……”

    “对于单独受体的薄膜,通过415纳米单色光激发,并截取555纳米处瞬态光吸收的电荷动力学过程……,对于共混薄膜,通过415纳米单色光激发,并截取555纳米和680纳米处瞬态光吸收的电荷动力学过程……”

    “……漂白带……奇异值分解发……全局变量拟合……”

    “TAS结果表明,有别于富勒烯衍生物体系,基于3D-PDI的非富勒烯体系,无论给体还是受体,在受到光激发后都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对光电流的形成有贡献……”

    “共混薄膜中光电材料被光激发后,存在三个过程,时间尺度分别为1皮秒,240皮秒和3.7纳秒,分别对应着……”

    ——————

    顺畅的将整个结果讲了一遍,许秋感觉自己升华了,之前总担心回头忘,现在当着众人的面演讲了一遍,瞬间感觉对TAS的数据分析和解谱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果然,学术圈子里经常外出做报告还是有点用的,不光可以公费旅游,还能切实升华自己的学术水平。

    定下神来,许秋看了看周围。

    韩嘉莹扑闪着大眼睛望着他,仿佛在说“师兄,虽然我听不懂,但觉得好厉害的样子”,陈婉清也是呆呆的,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抓着黑色水笔,在实验记录本上不断写着字,粗略看去,上百个“陈”字占了满满的一页。

    田晴似乎听懂了一些,毕竟她主要是做机理研究的,而且上周开始准备综述的时候,从冯盛东老师那边拿了一些文献过来,对TAS手段有着初步的了解,不过她并没有说话的意愿。

    魏老师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顿了几秒钟才说道:“嗯,讲的挺好的。”

    最后,韩嘉莹登场,她汇报了GIWAXS数据,因为结构和许秋的类似,所以结论也是类似的。

    同时,她还表示上周完成了她的四种3D-PDI分子的合成,凸显了一下工作量。

    ……

    下午一点半。

    模拟实验室II历时四个多小时,已经得出了学姐体系的优化条件,效率突破6%,达到6.12%。

    许秋在最优条件里面掺了两个次优条件,推荐给学姐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同时,学妹的新体系,三代B4T-8系列,也就是上周五在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效率高达9.17%的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