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60 学姐,别乱立FLAG,当心祸从口出(求订阅)

间积累。

    后者的话,指的是研究者们开发出来的特殊涂膜方式,包括许秋之前开发的热旋涂法;还有一些文献中报道的,比如“一层又一层”旋涂法,就是把给体、受体分开旋涂两次;“倒着涂”旋涂法,在旋涂成膜的最后过程中,让基片正面朝下旋转等等……

    关于特殊涂膜方式的文章,只有零零星星的三两篇,被报道后几乎没什么模仿者,而且效果看起来也一般。

    就比如ACSAMI的一篇文章,用的就是“倒着涂”旋涂法,他们采用的标准PCE10:PCBM体系,正常旋涂得到的器件效率为8.0%,而“倒着涂”之后,效率提升至8.8%,然而这个体系,许秋随随便便做出来的标样效率都在10%以上,所以他总觉得他们在玩杂技,也就没有模仿他们的兴趣。

    反复看了几遍9.17%这个数据,许秋开始盘算:

    “今天周五一整天都要准备光源样品,周六要光源测试,周日休息一天,现实中的实验结果要等周一才能拿到了。”

    “虽然要拖几天,不过好事多磨嘛,这点寂寞我还是耐得住的。”

    “不过,这个工作的定位似乎有点尴尬啊……”

    一方面,在许秋的体系打算冲击NC的前提下,她这个体系效率虽然更高,但也没机会上NC了,除非她能在许秋之前抢先投稿,不然文章的上限最高就是AM、JACS、EES这类的材料、化学顶刊。

    另一方面,她手里第二代6系列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表征基本齐了,文章都快写出来了,不可能直接放弃第二代分子,直接去写第三代的文章,而一旦她第二代分子的文章发表了,第三代的分子新意就会打很多折扣。

    科研同行也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两种分子的相似性,尤其还是同一个课题组的文章。

    也就是说,学妹的两个工作很难同时发表两篇顶刊,不过一篇AM级别的肯定是有了,另外一篇差不多能发一篇CM、JMCA之类的弱一区。

    ——————

    当然,如果魏老师是院士,这一切都不成问题,两篇AM都是小意思。

    毕竟,学术圈子也是人的圈子,也有所谓“学阀”、“山头”的存在。

    “学阀”指的是凭借势力把持和垄断教育界、学术界的人,又可指在特定的职业或组织中,由某个学校毕业的人们所形成的排他势力。

    通俗来讲,就是一个领域内的研究者,大多都被同一个派系给占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