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56 找不到的“目标”(求订阅)

不管怎么说,对于目前效率还只有4%、5%这种级别的非富勒烯体系器件来说,20+%的理论效率,还是非常遥远的。

    拖效率后腿的主要还是能级结构、共混形貌、电荷输运等比较“虚”,比较微观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又是无法难以量化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秋他们每合成出来一个材料,都会先做一波器件试水的原因,也是魏老师倾向于先研究PCE10体系的原因。

    材料学科,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反复试错的学科。

    陈婉清汇报结束后,许秋正待起身接替。

    魏兴思却抬了抬手,打断了他的动作,说道:“许秋你就不用讲了,等组会后你留一下,再给我看一遍你写的文章。”

    “好的。”许秋点头回应,心里则有点惋惜,组会PPT白做了啊,不过想到他也没费多少工夫,也就释然了,他就是复制粘贴,直接把文章中用到的几张图片贴到组会PPT模板中,不到三分钟便搞定。

    说起来,这周末许秋和韩嘉莹日常约会项目,是找到一间空置的教室,排排坐在一起,然后肝文章。

    到现在许秋已经把参考文献和支持信息部分给补齐了,只差拿到GIWAXS和TAS的实验数据,就可以进行收尾,学妹的文章进度也向前推进了一成左右。

    最后,韩嘉莹汇报了她的工作进展:“……目前最高效率7.5%……基础表征基本完成……文章写了三成左右……现在主要在开发第三代3D-PDI材料……”

    因为她的3D-PDI体系和许秋比较类似,所以在她讲的时候,魏兴思没有打断提问。

    讲完之后,魏兴思先是鼓励了几句,接着问道:“这个B4T系列,第三代材料开发的怎么样?”

    “进度已经过半了,下周应该就可以拿到产物。”韩嘉莹答复。

    “好啊,”魏兴思顿了顿,突然看向陈婉清,问道:“光源测试是什么时候?”

    “下周六,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安全审核我在周三的时候已经完成了。”陈婉清接话。

    “还是你们三个去?”魏兴思问道。

    许秋、陈婉清和韩嘉莹相互看看,一起说道:“对的。”

    魏兴思点点头,继续吩咐:“韩嘉莹你的第三代材料尽量在光源测试前做出来,不然错过了这次又要等好久。”

    “没问题。”韩嘉莹点点头。

    “不过……”魏兴思话锋一转:“目前主要是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