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55 她应该也对魏老师留了几手(求订阅)

吧。”

    照例吴菲菲首个汇报,她简单说了几句,表示她上周一直在写“钙钛矿薄膜和单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的综述,目前已经在进行收尾了。

    许秋有些微微诧异,他记得吴菲菲好像是上周一才刚刚开始写这篇综述,现在不过两周时间,就基本搞定了?

    要知道,他之前那篇综述可是三个人共同发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不过他转念一想,她能写这么快也很正常。

    一方面是因为吴菲菲这段时间没干其他活,光用来写文章了,而当时许秋他们平均每天可能只花一个小时在综述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吴菲菲写的综述类型和他们不太一样。

    许秋那篇是关于非富勒烯受体整个细分领域的大综述,她这个是仅仅专注于钙钛矿材料制备方法的小综述。

    因此,她这篇综述的篇幅并不长,也不需要像许秋那样面面俱到,把所有钙钛矿相关的文章都引用一遍,只需要引用涉及各种制备方法的经典文献即可。

    说起来,像钙钛矿光伏这类新兴的热门领域,写综述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抓对了热点,写写小综述,不仅不费力,还能发不错的期刊。

    不像许秋目前的非富勒烯受体领域,属于有机光伏这种不那么热门的领域中的冷门细分领域,要写综述也只能写大综述,要是写小综述,别人很可能不会买账,把你的文章给打到三四区去。

    段云两周前“银纳米线掺杂PVDF基底热电器件”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但文章一直没动静。

    现在磨了两周时间,补了几个实验,总算把文章初步的框架给弄出来了。

    虽然这几个实验,许秋眼瞅着都是段云周四、周五突击出来的,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结果是好的,魏老师临行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白费。

    田晴带来的也是好消息。

    她和吴菲菲合作的“钙钛矿电荷输运机制”的深入研究工作,目前的核心实验数据和结论已经拿到,列举了五页PPT,主要涉及到“不同钙钛矿体系下,电荷输运过程中的陷阱态,深陷阱与浅陷阱的比例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事实上,这个工作吴菲菲也没帮太多忙,她主要是提供相关的钙钛矿研究体系,然后田晴自己做器件或者样品进行各项测试与分析。

    田晴打算投JPCL,这是一个物理化学领域的期刊,其实从缩写上也能看得出来,J代表期刊,P表示物理,C表示化学,L表示L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