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51 或许太优秀也是一种错(求订阅)

 许秋很想吐槽,这些课程修读情况按理说学校的信息系统里都有的,直接编个程序调用数据自动匹配不就行了,再不济开个网页让学生在网上填也行,现在却非要让学生手动填写一遍。

    不过,吐槽归吐槽,却不能不做,因为这算是毕业审核前置条件,如果这一步不通过的话,肯定不能顺利的拿到毕业证、学位证。

    其实,许秋大概也能理解学校的做法,对这些机构单位来说,废止过去存在的习惯,纯属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好处看不到,出了问题还要背锅。

    因此,很多上个世纪的习惯都留存到了现在。

    比如,在填写学籍档案的时候,有“本人成分”一栏,最初许秋看到的时候就是一脸懵逼,这是啥玩意?

    都说成人的身体大约含有百分之七十的水,难不成写个H2O上去?

    后来许秋千度了一下,才知道这个说法都存在几十年了,现在除了写档案的时候会用到,基本地方基本上没人提了。

    再比如,很多机构都喜欢纸质版的文件。

    就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魔都光源机时的申请,都是以纸质版文件为准的,必须要把文件打印出来,装订好再邮寄过去,如果涉及到截止时间,还会以邮戳为准,电子版的提交只是为了留档。

    许秋处理完这些杂事,中途抽空配了几个氯仿/二氯苯溶剂体系的有效层溶液,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之后,他基于之前摸索出的最优条件,制备了一批器件。

    测试结果表明,两个体系的最高效率分别为8.32%和7.17%,非常接近模拟实验室中的最高值,8.43%和7.33%。

    实验过程中许秋抽空撰写着文章,此外,他还收到了两条来自魏老师的微信消息:

    “代签的事情我知道了,没问题。”

    “晚上八点左右,一起讨论一下PPT。”

    看到第二条消息的时候,许秋猜测魏老师应该是要做报告了,打算临阵磨磨枪。

    毕竟魏老师只是通讯作者,他对文章的大方向上是有把握的,但对于具体的实验细节以及设计思路方面,肯定没有许秋他这个第一作者清楚。

    许秋知道所谓的“讨论一下”,就是让他讲一遍的意思,因此他本来打算稍微准备一下的,可看了看自己做的PPT后,才发现根本不需要准备,他只要看着PPT就能把重点都给抓出来,便没有再费这个功夫。

    晚上,他如约接到了魏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