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1 阴差阳错(求订阅)

酌了一番,像往常一样留了一手,“分别为7.03%和6.38%,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顺便把魏老师接下来可能问的问题也给回答了。

    “7%了!”魏兴思眼前一亮,挺直了身子,随后他盯着办公桌上的笔筒,陷入了思索,手指不自觉的开始轻敲桌子。他可不知道许秋藏了一手,如果按照寻常情况考虑,短短三天的时间,器件效率就再次取得突破的几率其实并不大,所以他得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意外的。

    过了一会儿,魏兴思突然看向许秋,说道:“没记错的话,PDI体系现在的世界纪录,是8%左右吧。”

    “是的,目前的最高效率是7.92%,”许秋点头回应,随后详细介绍道:

    “是去年刚发表的工作,PDI的三聚体和四聚体,湾位通过乙烯基形成稠环连接,给体材料是PCE10,那篇文章发表在了AM上。”

    许秋现在要挑战PDI的效率记录,原记录的文章自然看过很多遍,记得非常清楚,这篇文章还给了他实验灵感,在设计3D-PDI分子时,采用稠环化的灵感来源便是这里。

    “有没有信心超越他们?”这是一个疑问句,但硬生生的被魏兴思说成了肯定句。

    “我尽力。”许秋没有把话说太满。

    “好!”魏兴思微笑颔首,“如果能把器件效率做上去,就可以搞一篇大文章出来。”

    魏兴思的心中已经基本有底了,如果是段云说出“我尽力”,不用想,这工作多半要凉,因为段云喜欢吹牛,哪天他不吹了,就说明问题很大;而许秋比较稳重,能说出这话来,就说明他至少有五成以上的把握。

    不同人说出同样的话,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魏兴思作为导师,对学生能力、性格、行事风格的把握,自认为还是比较准确的。

    顿了顿,他继续问道:“对了,TRPL的结果怎么样?”

    “还可以,之前得到了一个初步结论,3D-PDI分子稠环化,可以显著提高给受体之间的激子拆分能力。”许秋道。

    “不错,如果加上偏理论方面的研究,甚至有机会冲击一下Nature子刊,NC,或者Science最近新出的子刊Sci.  Adv.”魏兴思感慨道:

    “PDI领域,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Nature、Science系列的文章了啊。”

    许秋嗯了一声,没有多做回应。

    实际上,除了早在2001年,PDI作为受体材料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