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四章 被人捷足先登?(求订阅)

瞬间,他都已经想好了拒信的模板:“工作不好,效率太低,BALABALA……建议转投ACSAMI。”

    总之,挑毛病总是能挑出来的。

    纠结了没多久,许秋摇了摇头,抛开杂念,决定正常审稿。

    别人的科研想法和他相同,抢先发表了工作,虽然遗憾,但没必要为之抛开自己的原则。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还是要纯粹一些,坦荡一些的。

    况且,其他人只是领先了一时,他也不是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个概念被他们提了出来,只能说明他们先走了一步,但最终还是要在器件性能这方面见真章的。

    确定了这一点后,许秋沉下心来,认真审稿。

    “师兄,这文章怎么说?”

    “给个大改吧,毕竟是JACS嘛,要求自然要高一些。”许秋笑了笑道:“他要是投ACSAMI,我就直接让他过了。”

    最终,他要求对方补充包括TRPL之类的若干实验,还问了几个实验细节方面的问题,然后把审稿意见直接发给魏老师。

    至于魏老师会不会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拖稿件,或是把意见改成拒稿之类的,那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这次审稿,许秋的收获还不少:

    首先,他熟悉了3D-PDI系列分子整个合成反应的路径,可以供他参考,或许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其次,是产物产率的问题,最后一步反应,也就是获得最终目标产物,3D-PDI分子的时候,产率只有40%,这可能也是他要面临的问题。

    再次,他们用到两种给体材料,一种是常规的PCE10,效率3%,另外一种是P3TEA,效率4%,而这两种给体材料和PCBM共混后的效率PCE10是高于P3TEA的。

    这说明在给体选择上,非富勒烯受体和传统富勒烯衍生物的要求并不统一。

    基于这一点,他在脑海中想到了一个计划,不过其可行性还有待考察。

    最后,这篇工作的单位是国内的一家研究所,也是个大组,光作者名字就有十多位。

    这样一来,他的实验进度就必须要加快了。

    像是大组,流水线作业的话,如果发了一篇文章,多半还会有其他工作在同步进行中。

    尤其这还是一个刚刚开拓出来的新的细分领域。

    希望,不要撞车吧。

    ……

    处理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