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分流的时候报这个专业的人没有拟录取的人数多,最终导致不少绩点排名倒数,只有2出头的学渣,找不到去处,也被调剂了过去。
材料系现有高绩点的学生,很多是初期不高,只有3.2、3.3左右,后面在大二、大三专业课变多,慢慢追上来的。
许秋算是一个异类,从始至终成绩都在T0梯队中。
除了顺利完成期末考试外,许秋关于“PCE11体系侧链调控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的文章也已经写好。
这个工作新意稍未欠缺,毕竟四种分子,只有侧链不同,结构和PCE11太过相似。
但工作量很大,三个新的分子都做了一整套的表征测试。
而且器件效率也不低,除了PCE11材料有11%的效率外,另外三个体系的效率也分别达到了8%、9%和10%,这是后面韩嘉莹用新到的加热式匀胶机优化得到的结果。
工作量够大、效率不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意不足的问题。
于是,许秋在和魏老师协商过后,一咬牙投了AEM,也就是AM的主要子刊之一。
AEM虽然比AM差一些,但也是非常好的SCI一区期刊。
至于这篇工作能不能中,就要看编辑和审稿人怎么看待。
许秋也没想太多,反正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改一改继续投。
他文章已经发表了好几篇,AM都发过了,现在投一篇寻常的文章,已经很难让他内心产生太大的波动了。
这篇文章投掉后,也意味着关于PCE11系列聚合物给体材料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
许秋要正式向新领域,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迈进。
第一步任务,就是完成综述的计划书。
市面上,关于有机光伏领域的综述文章,大部分是关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非富勒烯领域近两年来,都没有看到写的非常全面的综述文章。
这样的现象自然是有客观上原因的。
大多数的研究者喜欢追逐热点,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相较于给体材料的研究,更不容易出成果,因此发表的工作也少,综述文章自然就少。
毕竟,冷门领域的综述文章,更容易被编辑拒稿。
当然,这些都不是许秋考虑的事情,他写综述的初衷,主要是服务于自己,让自己看清楚这个领域,其次才是发文章,能捞一篇一区最好,捞不到也无妨。
写综述计划书前,首先要阅读
材料系现有高绩点的学生,很多是初期不高,只有3.2、3.3左右,后面在大二、大三专业课变多,慢慢追上来的。
许秋算是一个异类,从始至终成绩都在T0梯队中。
除了顺利完成期末考试外,许秋关于“PCE11体系侧链调控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的文章也已经写好。
这个工作新意稍未欠缺,毕竟四种分子,只有侧链不同,结构和PCE11太过相似。
但工作量很大,三个新的分子都做了一整套的表征测试。
而且器件效率也不低,除了PCE11材料有11%的效率外,另外三个体系的效率也分别达到了8%、9%和10%,这是后面韩嘉莹用新到的加热式匀胶机优化得到的结果。
工作量够大、效率不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意不足的问题。
于是,许秋在和魏老师协商过后,一咬牙投了AEM,也就是AM的主要子刊之一。
AEM虽然比AM差一些,但也是非常好的SCI一区期刊。
至于这篇工作能不能中,就要看编辑和审稿人怎么看待。
许秋也没想太多,反正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改一改继续投。
他文章已经发表了好几篇,AM都发过了,现在投一篇寻常的文章,已经很难让他内心产生太大的波动了。
这篇文章投掉后,也意味着关于PCE11系列聚合物给体材料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
许秋要正式向新领域,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迈进。
第一步任务,就是完成综述的计划书。
市面上,关于有机光伏领域的综述文章,大部分是关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非富勒烯领域近两年来,都没有看到写的非常全面的综述文章。
这样的现象自然是有客观上原因的。
大多数的研究者喜欢追逐热点,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相较于给体材料的研究,更不容易出成果,因此发表的工作也少,综述文章自然就少。
毕竟,冷门领域的综述文章,更容易被编辑拒稿。
当然,这些都不是许秋考虑的事情,他写综述的初衷,主要是服务于自己,让自己看清楚这个领域,其次才是发文章,能捞一篇一区最好,捞不到也无妨。
写综述计划书前,首先要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