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体系,昨天用了新的旋涂仪器制备了一批器件,效率达到了10.9%,我觉得进一步突破到11%的可能性不小,因此打算再做两批器件试一试,还有,我准备把我们的材料命名为PCE11,你看怎么样?”
“哦?”
“效率能到11%?
“还有改名为PCE11?”
魏兴思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道:
“嗯,可以啊,你的想法不错,就按照你的思路试试看吧,文章修改意见可以晚一点给我,不过也别太迟,周日之前吧,怎么样?”
“好的。”许秋答应道。
魏老师离开后,陈婉清笑道:“恭喜学弟啊,马上就要喜提一篇AM了。”
“这不是还没发表嘛,”许秋谦虚了一句,随后拱拱手道:“而且学姐也是二作,同喜,同喜。”
旁边的段云忍不出插了一句:“许秋,我觉得可以提前准备请客了,三个正面意见,编辑小改,文章接收的概率九成九了。”
“要是文章真发表了,请客是必须的,”许秋说道:“还是先看看意见吧,万一要补充什么实验,比如TRPL之类我们测不了的,那就比较难搞了,对了,学姐你也帮忙看看吧。”
……
打开邮件,许秋注意到了时间信息。
他的收件时间是六分钟前,编辑发给魏老师的时间是十四分钟前。
看来魏老师应该是收到邮件后,大致浏览了一遍,就匆匆赶过来通知他了,
许秋也先是初步看了一遍邮件。
核心点和之前魏老师所说基本一致,编辑意见小改,10天期限,三个审稿人,一个建议直接接收,另外两个提了一些问题,建议小改。
本来许秋还以为会有很多审稿人的,结果只有三个。
这回倒是难以判断审稿人是不是国内的,只能看出其中一个建议小改的大概率是。
氧化锌基片退火时间要一个小时,现在还剩三十多分钟。
许秋判断要完整的写完回信,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倒是可以把大致的框架先罗列出来,之后趁实验的间隙再慢慢填补内容,就如同写文章一样。
于是,他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并把邮件中的意见复制进去,开始逐条回复。
首先是建议直接接收那个人,他的评论只有几句话,比较好应对。
许秋直接回复:“非常感谢你的客观评价。
“哦?”
“效率能到11%?
“还有改名为PCE11?”
魏兴思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道:
“嗯,可以啊,你的想法不错,就按照你的思路试试看吧,文章修改意见可以晚一点给我,不过也别太迟,周日之前吧,怎么样?”
“好的。”许秋答应道。
魏老师离开后,陈婉清笑道:“恭喜学弟啊,马上就要喜提一篇AM了。”
“这不是还没发表嘛,”许秋谦虚了一句,随后拱拱手道:“而且学姐也是二作,同喜,同喜。”
旁边的段云忍不出插了一句:“许秋,我觉得可以提前准备请客了,三个正面意见,编辑小改,文章接收的概率九成九了。”
“要是文章真发表了,请客是必须的,”许秋说道:“还是先看看意见吧,万一要补充什么实验,比如TRPL之类我们测不了的,那就比较难搞了,对了,学姐你也帮忙看看吧。”
……
打开邮件,许秋注意到了时间信息。
他的收件时间是六分钟前,编辑发给魏老师的时间是十四分钟前。
看来魏老师应该是收到邮件后,大致浏览了一遍,就匆匆赶过来通知他了,
许秋也先是初步看了一遍邮件。
核心点和之前魏老师所说基本一致,编辑意见小改,10天期限,三个审稿人,一个建议直接接收,另外两个提了一些问题,建议小改。
本来许秋还以为会有很多审稿人的,结果只有三个。
这回倒是难以判断审稿人是不是国内的,只能看出其中一个建议小改的大概率是。
氧化锌基片退火时间要一个小时,现在还剩三十多分钟。
许秋判断要完整的写完回信,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倒是可以把大致的框架先罗列出来,之后趁实验的间隙再慢慢填补内容,就如同写文章一样。
于是,他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并把邮件中的意见复制进去,开始逐条回复。
首先是建议直接接收那个人,他的评论只有几句话,比较好应对。
许秋直接回复:“非常感谢你的客观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