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五)

小宇宙爆发出无穷的力量。据传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却不舍得放下食物。

    所以,它们轻而易举就被抓住了。

    人也是一样。

    被欲望拿捏,只能失去自由,任人摆布。

    欲望,是枷锁,是负累。千年之前的宋朝,范仲淹在看书的时候,执灯士兵因为瞌睡,不慎把他的头发烧到了,士兵诚惶诚恐的退下,范仲淹却嘱咐下属,不要罚他,不然他这一辈子就毁了,反而继续让他执灯。

    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懂得宽恕别人。

    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一定要别人付出代价,这样的人睚眦必报,层次太低。

    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何必揪着不放,不肯饶恕呢。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找茬”上。

    这样的生命,充满着挑剔和戾气,久而久之,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气质、面目也会慢慢改变。

    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很难亲近他。

    傅雷曾说: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路宽处,留三分与人过,滋味浓时,留三分与人尝。

    得饶人处且饶人,既是给别人方便,也是给自己积德。很多人谈是说非,藏否人物,还洋洋自得,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但却不知道,嘴巴说的是非太多,内心也就会变得浑浊。

    口作的业多了,迟早要报应到自己头上。

    《格言联璧》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要把眼睛盯着别人,嘴巴议论别人,看好自己的人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古人出游之时,在野外偶遇清泉,汲煮茶茗,于松下啜饮,这般闲适非现代人所能体会,只因我们少了那份简淡的心境。

    茶是需要慢慢品的,茶室中的一切都是需要和主人的心性相契的。室中的所有布置,都是人之性情、学养、文化的映照。

    宋代诗人洪咨夔有诗谓:“稻花秋晚蟹洗手,荠菜春初餳胶牙。筑底空山谁办此,留君只有石边茶。”现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梦幻是茶酒香花诗书画的意兴。这也同中国诗歌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吻合,只不过一个是以茶为媒介,一个是以文字为媒介。

    茶为人间至清之物的结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