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
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1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
当面阿谀奉承他人,背后又大加诋毁,这种两面三刀之人,是我们所应该唾弃的。
15、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
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为某些爱好和追求,从执着变成了执拗。盈亏却是此消彼长,看似得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16、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学会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17、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
兵不厌诈,也是这个道理。一定要透过事物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8、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
时刻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
24、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做事情应明察秋毫,才不至于做错事和蠢事。
25、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
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26、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要通过
——《孔子家语五仪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
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1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
当面阿谀奉承他人,背后又大加诋毁,这种两面三刀之人,是我们所应该唾弃的。
15、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
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为某些爱好和追求,从执着变成了执拗。盈亏却是此消彼长,看似得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16、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学会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17、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
兵不厌诈,也是这个道理。一定要透过事物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8、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
时刻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
24、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做事情应明察秋毫,才不至于做错事和蠢事。
25、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
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26、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要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