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五章 如梦泡影

说佛家的。

    有种说法是道家的法门也是从佛家中来的,这个自然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

    人们经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佛教界当今最为流行的法门。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再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同,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佛、道、儒三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门户之见,彼此隔阂甚至相互诋毁。

    不过,历史上三教真正学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够屏弃门户之见,主张三教平等,相互学习。

    在很多佛、道、儒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儒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说。

    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

    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三教的共同之处: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

    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

    强调不可纵欲。“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提倡顺时养身。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