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章‘一山两虎’之势

    说的再多,不如做一件实事。

    几日之后,张恒便将冀州的各个世家的家主聚集了起来。

    在张恒的一番引导之下,众世家顺利的归顺了曹操。

    并承诺:每年给曹操的大军提供五十万石粮食。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足够十万大军的一年用粮之量啊!

    可见对于归顺之事,张恒下足了功夫。

    钟繇看问题确实十分透彻。

    韩成的‘分地令’对世家的伤害,确实比曹操的‘屯田令’更大一些。

    冀州的世家在一番左右衡量之后,选择了曹操,也不足为奇!

    有了世家的帮助,曹操很顺利的便收服了冀州南部的四郡之地。

    为了表达曹操的宽广心胸,曹操便任命此次的功臣—张恒为徐州东海郡太守。

    这样做,在体现出曹操的心胸宽广之外,还能将世家的力量分散,也是曹操对权力控制的一种手段。

    虽然曹操做了很多制衡手段,但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曹操彻底代替了袁氏,成为了世家大族的新的‘代言’人。

    至于曹操那‘唯才是举’的招揽人才方式,在这件事之后,也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而韩成依旧选择善始善终。

    虽然失去了冀州南部的四郡之地,但自己的‘分地令’和‘唯才是举’的政策,一直未曾有所衰减,在寒门和平民之中,拥有着极大的威信。

    自此之后,曹操和韩成的战争,已经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为地盘而战,逐渐的转变为世家力量和非世家力量的争斗。

    整个北方,形成了‘一山两虎’之势。

    至于最后胜出者是谁,就看双方的发展了。

    这一次的冀州之战,因为韩成手中的众多战马,以及突然出现的张绣的三万骑兵,在正面战场上,韩成得到了极大地优势,收获颇丰。

    除了六万俘虏之外,还有大量的辎重。

    韩成将这些俘虏充分利用,不出三年,则奋武军就可达到三十万之势,隐隐地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

    而曹操因为荀彧之谋,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冀州南部的四郡之地,又得到了冀州世家的支持,粮草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不出三年,曹操军也可达到二十八万之势,紧追韩成的脚步,成为了天下间,除了韩成之外的第二大诸侯。

    故而袁谭手中的青州,变成了曹操和韩成的‘博弈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