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宁县商谈

成了真正的太守。

    坐在鲜于辅下首有两人,其中一人膀大腰粗,面容儒雅,但浑身上下充满着少数民族才有的彪悍之气。

    此人名叫阎柔,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

    只因年少时被北方的少数民族乌丸族、鲜卑族所俘虏,故而养成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给人一种少数民族的感觉。

    不是他想变成这样,而是他不得不这样。

    一个很小的孩子,远在异族他乡,而且地位卑微。

    若不熟悉少数民族的习惯,融入少数民族,他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至于最后的剩余之人,乃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打扮。

    方巾,佩剑,书生的装饰品一样不少。

    虽然他也能领兵作战,但是他更加擅长治理地方。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幽州牧刘虞的独子—刘和。

    此时,这三人正聚在一起,商讨幽州南部之事。

    此三人都心知肚明,凭着他们三个人的能力,在上谷郡也许还行,但在天下间,还真有点不够看。

    自立之路是不可取的,投靠他人才是最好的出路。

    此时的鲜于辅算是三人中职位最高的人,于是率先对着阎柔和刘和说道:“两位贤弟,据可靠消息得知,涿郡已经易主了。

    新任主人乃是并州牧韩成。

    此人年龄不大,但颇有手段,在伊河畔用六万大军打败了袁绍的八万大军。

    他占领涿郡之后,上谷郡也许就是其下一个目标,到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鲜于辅的言外之意是:我们是投靠于他?还是另投他人,和他对抗?

    刘和知道自己的能力,治理一方还算可以,但这种战略性的问题,自己并不能给出很好的建议,上谷郡的最终去向,还需是鲜于辅和阎柔来商谈决定。

    今天对刘和来说,就是来听听的。

    于是乎,刘和率先站起身来,对着两人客气地说道:“我对此事没有任何意见,你们说投靠谁,我就跟着投靠谁。

    只是希望你们二位在商谈的过程中心平气和的,慢慢来,不要伤了和气。毕竟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曾经共同战斗过的兄弟。”

    鲜于辅和阎柔对刘和的话,十分赞同。

    慢慢商讨,才有结果不是。

    在刘和说话间,阎柔便在心里盘算着。

    待刘和说完,阎柔对着鲜于辅柔和地说道:

    “鲜于辅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