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章有点单薄

    众谋士听到袁绍的话后,又前后联系袁绍刚刚的所作所为,便都一个个的都心知肚明了。

    有人曾经说过:身为人主,可以知错、改错,但不能认错。

    因为人主需要有自己的威严来震慑属下。

    知错、改错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够了;但认错这种事情,需要承认错误,对别人负责。

    故而很少有人主主动认错,因为会降低自己的威严。

    若按照这个人的说法,袁绍就更加厉害了,因为袁绍是知错、不改错、更不认错。

    将田丰从邺城的大牢中放出来,确实表明了袁绍知错的态度。

    但撤兵的行为,可不是其改错的行为。

    是因为经过奋武军骑兵的一番夜袭之后,袁绍军的将士们士气全无,身为‘老大’的袁绍到了不得不撤兵的地步,和袁绍改不改错没什么关系。

    至于袁绍曾经说过的:此次战败都是他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也就那么听听罢了,这主要是袁绍为其儿子袁尚找个推脱的理由罢了。

    这像是认错的行为,但仅仅只限于‘像’字罢了。

    按照这样算下来的话,袁绍的知错行为也不是真心的,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形势所逼。

    因为一名真正的人主,对于此事绝对不会这样处理。

    既然知错,就要大大方方的改错。

    而不是悄悄的命令一个士兵,将大才之人—田丰从大牢中放出来,然后直接接进州牧府。

    看似让人好生侍奉,实则不就是担心田丰出去乱说话,找个借口将其软禁吗?

    这不是改错的做法。

    至于认错,也就只是想想罢了。

    袁绍军被奋武军趁着夜色偷袭了一番。

    这不是统军主帅鞠义的过错,反而鞠义的处理方式,让人无可挑剔。

    若仔细论的话,赵郡的袁尚知情不报,贻误战机的责任更大一些。

    不能因为袁绍的偏爱,而将袁尚的错误一笔抹去。

    在退一步讲,即使不舍得处置袁尚,也至少有个态度,让手底下的人知道,袁绍是赏罚分明的,而不是任人唯亲的。

    可惜的是,袁绍没有这些。

    因为对袁绍来说,能知错就已经很优秀了,至于改错,主要看心情;认错,那是瞎想。

    众谋士也松了一口气,至少现在可以不用在继续沉默下去了,可以开口说话了。

    一时间,众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