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2章 月下杀局(上)

    宋辽榷场开幕四五日后,州城郊外,山溪水势湍急处。

    几台水碓和水磨边,民夫混杂着辽商,汉话交织着辽语,颇有些热火朝天的气氛。

    契丹人在日常饮食中,本就习惯以颇具苦味的草药饮子替代餐前汤,加之辽使的经历铺垫,以及减半的税收政策,姚欢代表京师榷货务带来的两千斤咖啡豆,售卖一空。

    并且,辽商们似乎对于回到幽云地区的销售预期颇有信心,一致要求宋人帮他们将生豆直接烘焙完毕。

    苏颂不仅是资深的政治家,还是当世头部地位的科学家,连水运仪象台那样的高精尖设备,苏老相公都能发明出来,将民间舂米和磨面用的水碓、水磨略加改造,简直是小菜一碟。

    此际,岁初就搭建完毕、通过测试的木器装置,将水流提供的动力由上下打桩,改成摇臂滚动,铁桶顺利地在柴火堆上转起来。

    姚欢询问了订购咖啡豆的各位辽商,得知辽人饮食,比大宋京城的开封人,更喜食酸味。她于是将咖啡豆从中度烘焙改成了浅烘,保持很高的酸度。

    如此磨碎煮冲,辽商试喝后,甚至不加糖奶,就很能接受。

    高效作业几个时辰,一批批浅烘咖啡豆,被辽商们用衬好油蜡纸与布匹的麻袋装走了。

    雄州的汉人民夫们干完活,去山泉里洗一把汗津津的面孔,陆续从姚欢手里接过劳务报酬,开怀愉悦地迎着夕阳,回家给老婆孩子显摆铜钱串子去。

    姚欢坐下来稍作歇息,啃几口干粮。

    从榷场到此地,连轴转了数日,姚欢的疲累,却被醉心于国际贸易的兴奋消弭了。

    她十分乐意看到互惠互利、皆大欢喜的画面。

    能太太平平地做国际贸易,外商有差价赚,本国百姓得到工钱养家,打什么仗呢?

    人群的喧沸声和水力器械的轰鸣声,消失了,周遭重归宁静。

    吃完权且充作晚饭的饼子后,邵清爬上一棵榆树,眺望片刻,很快溜下来。

    “我辨清方向了,跟我走。”他对姚欢道。

    根据雄州暗哨又传来的准信,叶家长女叶蓉,将会在宋辽界河“白沟”的无人把守处,渡舟来到宋境这一边,接上赵融。

    今日,邵清准备和姚欢先去实地走一遭,对地形与用时勘察一番。

    世间感情甚笃的小夫妻,可以一起做的愉悦之事不少,柴扉院中煎暖茶,红袖添香夜读书,迤逦相偎鸳鸯帐。

    或者如此刻般,二人将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