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后对他很是器重,并秘密交给他一个任务。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弘基在假装那个失意者,对皇帝充满了怨念。效果很不错,不但福王主动来联系,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以他为首。
徐弘基这个卧底越做越大,到最后做成了大BOSS,成了“失意者联盟”的头领。尤其是各路藩王被扫灭后,京城及附近剩下的暴动都是徐弘基指挥,也是徐弘基挖坑给他们跳,最后实现一网打尽的战略目标。
事后,他在皇帝那里立下大功,得到大周帝国最肥的一个差事。
与此同时,不知多少人骂他叛徒,骂他是个小人。
没办法,徐弘基干的是卧底的活,挨骂是他应得的。
公孙剑感谢徐弘基出力,对于弹劾他的奏疏往往会置之不理,哪怕他在淮安做出些许坏事,也可以从轻发落。
徐弘基是个明白人,皇帝越是信任,他越是认真。
魏国公的头衔在家族中传承两百余年,他不能因为自己给终结了。
说起来,他贵为国公,家族两百余年的沉淀,无论是房产还是地产都有很多,生活非常的富足,有什么道理为了多捞钱被人垢病?
因此,他非常赞同皇帝“高薪、养廉”的思路,在帝国财政上弄得清清楚楚,少一些潜规则,多一些光明磊落的事情。
公孙剑对他是放心的,所以才会直言,让徐弘基看好大周的经济命脉。
徐弘基说:“大周不应该只有一条命脉,最好有两条,甚至更多。”
此话正好合乎公孙剑的想法,海运已经推行有段时间,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公孙剑的想法是多一条各地沟通的途径,让大运河不再那么拥挤。但是直至现在,根据沿海各港口的数字显示,海运只是在平稳增长,与大运河的货运量相比仍然不是一个数量级。
公孙剑和徐弘基都清楚海运的重要性,最差他也是大运河运输的备份,能够形成两条南北交流的大动脉。
公孙剑还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他的最终目标是大航海,是去海上与红毛番子、佛郎机人争霸,如果自己的沿海都没几艘船,民间完全没有出去看看的意愿,这个宏大的想法不可能实现。
公孙剑在江南搞纺织,在兖州挖煤矿,在顺义皇庄搞发明,这是为工业大革命的诞生做准备。
他要开展海运,已经开放了多处港口,意味着大周朝“海禁”政策的终结。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周朝会两条腿走路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弘基在假装那个失意者,对皇帝充满了怨念。效果很不错,不但福王主动来联系,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以他为首。
徐弘基这个卧底越做越大,到最后做成了大BOSS,成了“失意者联盟”的头领。尤其是各路藩王被扫灭后,京城及附近剩下的暴动都是徐弘基指挥,也是徐弘基挖坑给他们跳,最后实现一网打尽的战略目标。
事后,他在皇帝那里立下大功,得到大周帝国最肥的一个差事。
与此同时,不知多少人骂他叛徒,骂他是个小人。
没办法,徐弘基干的是卧底的活,挨骂是他应得的。
公孙剑感谢徐弘基出力,对于弹劾他的奏疏往往会置之不理,哪怕他在淮安做出些许坏事,也可以从轻发落。
徐弘基是个明白人,皇帝越是信任,他越是认真。
魏国公的头衔在家族中传承两百余年,他不能因为自己给终结了。
说起来,他贵为国公,家族两百余年的沉淀,无论是房产还是地产都有很多,生活非常的富足,有什么道理为了多捞钱被人垢病?
因此,他非常赞同皇帝“高薪、养廉”的思路,在帝国财政上弄得清清楚楚,少一些潜规则,多一些光明磊落的事情。
公孙剑对他是放心的,所以才会直言,让徐弘基看好大周的经济命脉。
徐弘基说:“大周不应该只有一条命脉,最好有两条,甚至更多。”
此话正好合乎公孙剑的想法,海运已经推行有段时间,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公孙剑的想法是多一条各地沟通的途径,让大运河不再那么拥挤。但是直至现在,根据沿海各港口的数字显示,海运只是在平稳增长,与大运河的货运量相比仍然不是一个数量级。
公孙剑和徐弘基都清楚海运的重要性,最差他也是大运河运输的备份,能够形成两条南北交流的大动脉。
公孙剑还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他的最终目标是大航海,是去海上与红毛番子、佛郎机人争霸,如果自己的沿海都没几艘船,民间完全没有出去看看的意愿,这个宏大的想法不可能实现。
公孙剑在江南搞纺织,在兖州挖煤矿,在顺义皇庄搞发明,这是为工业大革命的诞生做准备。
他要开展海运,已经开放了多处港口,意味着大周朝“海禁”政策的终结。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周朝会两条腿走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