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5章 人工智能破案

里打过电话的人,想想就不会有多少。

    果然...诺亚方舟很快就给出了检索结果:

    “林先生,我找到了:”

    “在过去10~18天之内,通过您所说的那座信号基站拨出的拨号记录,一共就只有一条。”

    “时间是在距今13天前,下午1点13分31秒,至1点15分07秒。”

    “号码自您所说的那座‘深山基站’拨出。”

    “而通话接收方所在的基站,也是这个基站。”

    “只有1条?”林新一有些惊喜地在键盘上飞快打字回应:“而且接电话的那个人,当时也在这个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这意味着打电话和接电话的两个人,当时都在这座山上,距离相隔不远。

    这就正好和林新一之前推理出的,“凶手和死者在这里约好见面、先到者等待许久打电话给对方询问”的情况完全吻合。

    仅凭这一点就基本可以确认,这通电话就是凶手和死者打的。

    但这还需要证明——

    最直接的证明方式就是:

    “诺亚方舟。”

    “你有查到这条记录的通话双方之中,有谁在警务系统里被登记为‘失踪'么?”

    死者已经悄无声息地逝去十来天了。

    在她“失踪”的这十几天里,她的亲人朋友很可能已经就近向当地警方报案,使之在警务系统里被登记为“失踪人口”。

    只要拿手机号主的身份信息跟全国失踪人口记录做对比,看看里面有没有身份互相吻合的存在...

    就能证明当时在这山里打电话的两人之中,是不是本案的死者和凶手。

    而死者的身份,凶手的身份,也能轻而易举地随之确定。

    这从技术上讲并不困难。

    对堪称外星造物的人工智能诺亚方舟来说,这就更应该是小菜一碟。

    但林新一没想到的是...

    “抱歉。”

    诺亚方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通话双方的手机号都没有进行实名登记。”

    林新一忘了。现在这年代,开通手机号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实名登记。

    想从手机号查到机主身份,还得额外花费一些功夫。

    而最重要的是...

    “您还搞错了一点。”

    诺亚方舟的字里行间透着无奈:

    “据我所知,您所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