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一章 退休出行平顶山(中秋愉快)

更好地吸收蛋白质,长肌肉。

    修路的百姓没有系统性的锻炼,他们干活用力气,一般都是全身使劲,很少出现大块肌肉的情况。

    吃同样蛋白质的健身房出来的人和干活的百姓比,比不上干活的人。

    干活的人肌肉块没有那么大,每一次使力都是尽量调动全身的力量,尤其是抡镐头,局部使劲不出活儿。

    就是说,健身房的人和干活的人,每天摄入同样多的蛋白质,别看体型大,打架打不过干活的人。

    当然,若专门练格斗技巧的人,干活的人就不行了,术业有专攻。

    此时路边有百姓站在两旁,对着车微微鞠躬,认识旗帜,陛下和李东主一起过来了。

    “易弟,怎还有年岁大的人?”李隆基见到瞧着有六七十岁的人在路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干不动力气活,却可以指点别人,其实他们也能干动,就是时间长了累。三哥你看路边有小沟渠……”

    李易瞅一眼就明白了,为何有老头儿。

    他讲解,老头们负责指挥,路是石子路,水泥的不行,过往的独轮车、牲畜车多,水泥路会被压坏,总得修补,耽误做事情。

    目前修路工艺还不行,等过两年的,就能修出来好的路了,沥青的。

    不指望走上百吨的货车不变形,走个十来吨的就正常,反正没有那么大的车。

    现在石子路,下雨时怕路受损,修了很多透水口,旁边接小水渠。

    透水的地方用竹筒打下去,竹筒如果时间长了坏掉怎么办?好办,换新的。

    修桥补路,补,重点在于随时坏了随时修补好。

    年岁大的人经验丰富,旁边村子里也会出人帮忙。

    这属于官道,村子的人把村子里的路修过来,官道坏了他们也补。

    在大唐,村子里的路,只要不是太难修,一直有人管。

    谁家的人路过,发现这个地方凹了,回到家后休息一下,拿着工具就出来到这边填填石子和黄砂。

    不需要有人号召和带领,百姓自己会做,最好是有石子和黄砂。

    朝廷此刻修路就把挖出来的石头和沙砾堆在路边,百姓看到,下雨的时候过来取用。

    李易知道,换成自己那时就完了,没人管,都觉得与自己无关。

    尤其北方下雪,以前一下大雪,村子里的人都出来扫雪,先扫自己家门口的,然后扫路上的。

    两尺多厚的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