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同游巢湖

对武当剑法也了解一些。祝伯父这几下,除开武当山几位掌教师叔,其他人都是望尘莫及。”

    祝六摇了摇头,反正也没事,便在台阶上坐下,解释道:

    “剑道不重形,而重意。曹家的‘快’,陆家的‘诡’,说的其实都是‘意’,光练剑招而不通其意,学的再像,也只是虚有其表;其意融会贯通,则不用在拘泥于刻板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皆为剑招,也就是江湖上常说的‘无招胜有招’。我这两下太极剑,只是形似罢了。”

    宁清夜论武艺,在江湖上也算顶尖高手,但摆在武魁面前,说是半吊子都抬举。她对于这种剑圣亲自指点的机会,自然很珍重,稍微琢磨了下,才认真道:

    “祝伯父的意思,我大概明白,只是……”

    “习武是滴水穿石的硬功夫,明白意思也没用,得自己积累够了,才能真正领悟这些。”

    祝六轻笑了下,想了想又问道:“许不令没教过你这些?”

    宁清夜摇了摇头:“许……相公他什么都会,也曾教过我,但说的没祝伯父这么详细,听不大懂。”

    祝六对这个倒是理解,许不令天赋异禀,自幼就是打杂家的,刀枪剑戟、拳脚骑射什么都学,和他这种专精一道的路数都不一样。

    如果许不令教人武艺,大抵就是,许不令说:

    “用手握着剑,往前一刺,这就叫‘撼山’。用手拿着刀,往下劈二十八下,这就叫连环刀……”

    而学的人,肯定是满脸茫然。

    许不令并非没认真教,而是自身积累已经到了顶点,无论学什么,都会潜意识从往日积累中借鉴引用,但让他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别人,却不太好说。

    这就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样,别人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许不令用自己的理解教,对方肯定听不懂。

    祝六思索了下,见宁清夜对剑非常感兴趣,便含笑道:

    “我以后也用不好剑了,不过这辈子的见解尚在,你要愿意学的话,我把这些年琢磨的东西教给你,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不能学会看你自己了。”

    宁清夜听见这话,自然欣喜,连忙抬手抱拳行了个江湖礼:

    “那就多谢祝伯父了。”

    房屋之中,正在和娘亲唠嗑祝满枝,听见这话也来了兴致,急急忙忙跑了出来:

    “爹,你偏心,都不教我。”

    “我从你三岁的时候教到十三岁,谁让你随你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