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我抄死你

    记者问:“现在您已经功成名就了,那么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那些有志于踏上音乐道路,但依然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业新人说的?”

    这是个很稀松平常的问题,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会在不同的场合,被人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问出类似的问题。

    标准的答案通常是这些成功人士对晚辈进行些虚情假意的勉励,谈谈理想的重量,谈谈坚持的意义。

    但陈锋清晰的记得,他上次看到这篇访谈时,钟蕾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十分简单粗暴。

    “没有。”

    这回答极具她的个人风格,冷漠到不近人情,瞬间冷场,逼得记者赶紧转移话题,说她果然和传闻中一样直来直往。

    ……

    但这次的访谈稿件是这样写的。

    钟蕾答道:“音乐比任何行业都更需要天赋。在选择这条路之前,最好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记者:“努力也不能弥补天赋上的差距吗?”

    钟蕾:“是的,五年前我曾经有个邻居。我只听他弹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吉他,就明确的告诉他没有乐感,这条路对他来说是死路一条。”

    记者:“他有没有听你的?他后来怎么样了?”

    钟蕾:“应该是听了吧,因为我后来再也没受到噪音的干扰。至于他后来怎么样,我不知道,不熟。”

    记者:“你果然和传闻中一样直来直往呢。我们来谈谈你的新歌吧。”

    ……

    后面的访谈内容与过去又是一模一样了。

    陈锋表情连续变幻。

    他心想,坑爹呢!

    钟蕾嘴里这个制造噪音的邻居,指的不就是自己吗?

    意思是说,我练了一个月吉他,还被她惦记上了?

    虽然依旧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好歹多了个符号,“钟蕾那个没有音乐天赋的邻居”。

    陈锋又继续翻阅别的资料,在数个不同版本的钟蕾的人物传记里,都看到了她以自己举例的“唯天赋论”。

    结合多方面讯息,说明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

    千年前小小的变动,最终通过钟蕾这个媒介,影响延续到了千年之后。

    历史,的确被改变了那么一丢丢。

    当然大的进程与方向都没有变化,只不过是和钟蕾相关的史料里多了些无关痛痒的文字而已。

    陈锋虽然改变了历史,但影响还不够强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