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

��当并非不可战胜的,只要我朝军民同心协力,是能够击败金军的,此次大战,金军便被我大军击溃。然内忧不解决,金军早晚会卷土重来,靖康之事,早晚会重演。”

    “如何解决?”崔永梽、刘安节、曾公明一齐问道。

    四人均知李三坚决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事情已经如此严重了,就必须马上解决了。

    “内忧主要就是土地之事。”李三坚接着缓缓的说道:“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我大宋绝大多数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甚至是人身自由,衣食无着,倍受煎熬,民力亦元气大伤,民仇朝廷、官府,甚于仇寇!早在太宗皇帝淳化年间的川陕王小波、李顺之乱,归根结底,乃是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绅、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户沦为客户、旁户,缴纳重赋,再加上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从而酿成了王小波、李顺之患。方腊、宋江之乱,不也如此吗?我大宋年年都有人作乱,同样是因为此,从而严重损伤了我大宋国力,金人悍然南侵,我大宋却无力抵抗。此次侥幸击败金军,可下次呢?下次我等就一定能够再败金军吗?因此必须尽快恢复国力、民力,轻徭薄税,使民有地可耕,有衣可穿,有粮可食,安居乐业,尽力于农事,如此才能够抵御外患。然在土地兼并日甚一日的情况之下,国力、民力复苏又谈何容易?豪强兼并之患,至今日而极,外之境地日荒,内之生齿日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夫百万生灵生养之具,皆本于谷粟,而谷粟之产,皆出于田,今百姓膏腴,皆归贵势之家,租米有及百万者。小民百亩之田,频年差充保役,官吏诛求百端。不得已则献其产于巨室,以规免役。小民田日减而保役不休,大官田日增而保役不及,兼并浸盛,民无以遂其生...”

    宋是在经五代之乱,人口锐减,耕地荒芜,民生凋敝的基础上建立的。经太祖、太宗艰苦创业,继以真宗、仁宗的克己守成,呈现政治清明,注重发展农业的鼎新局面。设屯田之官,辅以劝农使,在兵卒屯田的同时,民屯亦然,于是旷土荒地逐步得到开发,极大地保证军秣民食的需要。然而权贵势家从占有垦田入手,招佃收租,发展转嫁田赋给佃农和自耕农。兼并日甚,田赋不均,贫富日殊,致贫困者铤而走险,严重损伤了宋之国力、民力,而提出解决土地兼并之事的,当然并非只有李三坚一人,往日也有有识之士倡议丈田均赋,曾得到朝廷的采纳。可因触犯权贵的利益,便时丈时寝,不但是事与愿违,目前还呈愈演愈烈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