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廷议(下)

议者或欲留应天,或欲幸建康,臣以为皆非计。夫汴京宗庙社稷之所在,天下之根本也。陛下即位之始,岂可不一见宗庙,以安都人之心?愿先降敕榜,以修谒陵寝为名,择日巡幸。计无出于此者。

    李纲三策为“议赦令”,大略为“

    恶逆不当赦,选人不当尽循资,罪废之人不当尽复。”

    第四策为“僭逆”,大略为“张邦昌久与机政,擢冠宰司。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愿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

    五曰“议伪命”,大略为“国家更大变,士大夫屈膝于伪庭者不可胜数,宜等差定罪,以励士风。”

    六曰“议战”,大略为“军政久废,宜一新纪纲、信赏必罚。”

    七曰“议守”,大略为“沿河及江淮措置抗御,以扼敌冲。”

    八曰“议本政”,大略为“崇、观以来,政出多门,阉宦、女谒皆得以干预朝政。所谓宰相者,保位固宠而不敢言,遂至纪纲紊乱,宜一归之中书。”

    九日“议责成”,大略为“靖康间进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择人而久任之,以要成功。”

    十曰“议修德”,大略为“上初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俭之德,以副天下之望。”

    李纲十策确为定国安邦之策,但其中也有许多不妥之处,也有许多有待商榷之处的,因而在李纲在朝堂之上,大声献上这十策之后,诸臣是争论不休。

    大宋宰相李三坚端坐在黄缎锦座之上,认真思考着李纲十策,由得他们争论。

    绝党锢之祸,并非就是不允许争论了,有时候,有不同见解或看法,反倒是好事。况且绝党锢之祸,是根本不可能的,党锢之祸,自古有之,根本是无法断绝的,关键就要看执政者如何控制了。

    良久之后,李三坚在伺候在一旁的弟子丁伟元耳边耳语了几句。

    丁伟元颔首,便走出了宋临时宫殿。

    过了半响,丁伟元便将十余人带进了殿中,正在殿中争论的诸臣见状顿时就停住了争论,安静了下来。

    “臣邦昌叩见太后,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中一名四十多岁的人,进殿之后纳头便拜。

    这十余人便是张邦昌、时雍、徐秉哲、吴幵、莫俦、范琼、胡思、王绍、王及之、颜博文、余大均、宋齐愈等人,这些人等皆为“议楚”之人,也就是拥立张邦昌为“楚帝”之人。

    李三坚命韩世忠领军前往开封府,就是将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