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子赵桓生于坤宁殿,其生母王氏早逝,从而失去了靠山。赵桓原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被宋帝赵佶立为太子。
赵桓为太子这数年间,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赵桓为太子,并非每个人是衷心拥戴的。宋帝赵佶的儿子甚多,觊觎太子之位的皇子也是甚多,特别是三皇子赵楷,是无时无刻不觊觎太子之位,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赵桓的把柄或破绽,一旦被他找到,便会将赵桓踢下太子宝座,自己也好取而代之,而杨戬却与赵楷交好,两人是日夜密谋,以让赵楷取代赵桓的太子之位。
赵楷自幼聪明伶俐,文彩非凡,又精通琴棋书画,并且擅长画花鸟,与他老爹宋帝赵佶是极为相像的,因此赵楷深为赵佶所喜爱。
政和八年,皇三子赵楷还偷偷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竟考中了头名状元...
赵佶早已有废长立幼之心,不是李三坚等朝中大臣苦苦相劝,说不定赵佶会立赵楷为太子的,直到目前,赵佶仍有此心的。
而此时杨戬一命呜呼,赵楷便失去了一个强助,赵桓又怎不欢喜异常?
“他是如何死的?”半响之后,赵桓收住了笑声,问向左右道。
“回太子殿下的话。”一名东宫小黄门抢着答道:“说是病死的,可宫中传出的消息却是被李相公气死的...”
“气死的?哈哈,气死的,哪个李相公能将他气死啊?”赵桓闻言又是忍不住笑着问道。
“太子殿下,是宣抚相公李三坚,奴婢听说是李宣抚抄了杨戬济州的外宅庄园,因此...”小黄门答道。
“彩!彩!彩!”赵桓闻言接连喝了三声彩后说道:“李相公果然为忠直不阿之臣,才至济州,就抄了杨戬的家,如此之人,父皇为何不重用于他?”
李三坚为宋帝赵佶的潜邸之臣,当然也是赵桓母后王氏的旧臣,当年立太子之时,李三坚又敢于直谏,对此,赵桓早已是对李三坚感激涕零的,不是碍于太子不允许与外臣相交的祖制,赵桓早已会与李三坚相交来往的。
此刻李三坚又间接的帮了太子赵桓一个大忙,因而赵桓是愈发的感激李三坚。依赵桓的本意,就想命李三坚回朝,立即执政,拔擢为朝廷执政官,甚至是宰相。
可此时的赵桓却是不敢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原因就是不言而喻的,太子与外臣来往甚密,就是一条罪名,不经赵佶允许,妄自菲薄朝政,又是一条罪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