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墙斜坐的梁战倏然惊醒,腾身而起。城墙边不远处副将方行之已大喝一声:“敌军攻城!速报大帅!”
随着副将一声大喝,手臂般粗的牛油火把已将整个南城照得明如白昼。梁战俯视城墙之下,敌营灯火通明,人马如梳,高大的攻城楼塔一字排开,一个个士兵方阵列队而出。
不必细看,观其军容鼎盛,也可知道薛擒虎一定招回了一直游弋在外,防备梁军逃脱的另一路大军。大军云集城下,已然将大梁城围得水泄不通,欲毕其功于一役。
梁战不惊反喜,黑夜攻城需以偷袭为上,大军挑灯夜战为兵家之大忌。薛擒虎选择此刻大军强攻,智者所不为。
况且,大梁城三面环山,驰道狭窄,不利于大军展开。这也是梁战在只有八千勇士之下,认定还能守城三天的原因。
若不是大梁城精壮之士附逆而亡,只留下两万老弱残兵。守城之初就全靠自己的一万亲军,让自己捉襟见肘,战局也不至于此。
观魏国竭力攻城,已经做好了一夜破城的打算。以薛擒虎的过往战绩,不会如此无智。只能是大魏出现变数,能影响灭国之战的变故,应该是太子搏命一击成功。大魏国主危矣,此番一战之后,魏军定会暂缓攻势,甚至退军。
这将是八千子弟唯一死中求活的机会。抵挡住魏军此次倾巢一击,还有一线生机,如若城破,那自然是一切皆休。
虽然没有更多情报能够佐证,见微知著本就是为将者之必备。在梁战三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见过无数临机不决,导致功败垂成的名将。
梁战招过方行之,将自己所想吩咐下去,生死成败,在此一举,不需还留余力。
城墙之下,正对城门的驰道,魏军已摆开阵势。士兵方阵之中,只听见什长都头低声呼喝,交代战士攻城需注意的事项。
队列最尖端,高大的身影,一身雪亮的甲胄,一柄长过人身的黑色巨刃,极为惹人注目。
每有攻坚执锐,韩冬总是阵列于前。身后黑刀营的战士已经换了多少,韩冬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这是自己第一百九十七次站在战阵之前,还有三次,就能……
看着前方经过无数次修缮的大梁城,经过多日的厮杀依然矗立。城头呼啸射过几支燃烧的火箭,其中一支“夺”的一声穿入韩冬脚下。
韩冬肩扛黑色长刀,恍如未觉。这是敌方在试探攻击的距离,四十五日的血战,敌方已经没有了射距更远的抛石机,弓箭也应所剩无几。
一
随着副将一声大喝,手臂般粗的牛油火把已将整个南城照得明如白昼。梁战俯视城墙之下,敌营灯火通明,人马如梳,高大的攻城楼塔一字排开,一个个士兵方阵列队而出。
不必细看,观其军容鼎盛,也可知道薛擒虎一定招回了一直游弋在外,防备梁军逃脱的另一路大军。大军云集城下,已然将大梁城围得水泄不通,欲毕其功于一役。
梁战不惊反喜,黑夜攻城需以偷袭为上,大军挑灯夜战为兵家之大忌。薛擒虎选择此刻大军强攻,智者所不为。
况且,大梁城三面环山,驰道狭窄,不利于大军展开。这也是梁战在只有八千勇士之下,认定还能守城三天的原因。
若不是大梁城精壮之士附逆而亡,只留下两万老弱残兵。守城之初就全靠自己的一万亲军,让自己捉襟见肘,战局也不至于此。
观魏国竭力攻城,已经做好了一夜破城的打算。以薛擒虎的过往战绩,不会如此无智。只能是大魏出现变数,能影响灭国之战的变故,应该是太子搏命一击成功。大魏国主危矣,此番一战之后,魏军定会暂缓攻势,甚至退军。
这将是八千子弟唯一死中求活的机会。抵挡住魏军此次倾巢一击,还有一线生机,如若城破,那自然是一切皆休。
虽然没有更多情报能够佐证,见微知著本就是为将者之必备。在梁战三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见过无数临机不决,导致功败垂成的名将。
梁战招过方行之,将自己所想吩咐下去,生死成败,在此一举,不需还留余力。
城墙之下,正对城门的驰道,魏军已摆开阵势。士兵方阵之中,只听见什长都头低声呼喝,交代战士攻城需注意的事项。
队列最尖端,高大的身影,一身雪亮的甲胄,一柄长过人身的黑色巨刃,极为惹人注目。
每有攻坚执锐,韩冬总是阵列于前。身后黑刀营的战士已经换了多少,韩冬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这是自己第一百九十七次站在战阵之前,还有三次,就能……
看着前方经过无数次修缮的大梁城,经过多日的厮杀依然矗立。城头呼啸射过几支燃烧的火箭,其中一支“夺”的一声穿入韩冬脚下。
韩冬肩扛黑色长刀,恍如未觉。这是敌方在试探攻击的距离,四十五日的血战,敌方已经没有了射距更远的抛石机,弓箭也应所剩无几。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