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申正(1)



    “这不是复奏未完嘛,所以一直羁押在狱里。”封大伦颇为无奈。

    元载理解地点了点头。自太宗朝起,朝廷提倡慎刑恤罚,京师死刑案子,须得五次复奏。一个案子去年拖到今年执行,并不罕见。

    封大伦继续道:“今天在万年县狱,张小敬被靖安司的人带走,公然除去枷锁,行走于市坊之间,形同赦免!”说这话时,他不由自主地捏紧了酒勺。元载注意到,他的情绪更紧张了。

    “靖安司……”元载咀嚼着这个陌生的名字,“他们找张小敬干什么?”

    “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得把他弄回县狱。”封大伦略带紧张地说。去年那案子,费了多少周折才把那阎王弄进狱里,绝不能让他恢复自由。

    元载已隐隐猜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张小敬那个“龃龉”,怕是让永王、封大伦这些人十分忌惮,生怕他恢复自由之身。想通了这个要害,其他细节便无关宏旨。元载拿起铜爵,美美地又品了一口郎官清,整理了一下思路。

    “那靖安司能去县狱捞人,权柄必定不低。光是大理寺出面,怕是会被挡回。”

    “那依阁下之见……?”

    “不如动用御史,让他们去弹劾……”

    “不可,不可。”封大伦连忙劝阻,“永王说了,不想招惹兰台那些疯狗。”

    御史台的那些人,本职工作就是找碴,谁的碴都找。指望拿他们当刀,得留神先伤了自己。“你托我去找别人麻烦?嗯?说明你也有问题,我也得查查!”御史们全是这样的思路。说好听点叫“求全责备”,说难听点就是疯狗一群。

    看到封大伦尴尬的表情,元载大笑:“封兄精熟营造,对讼狱可就外行了。我们大理寺经手的案子,都得去御史台司报备。所以咱们只消寻个由头,让大理寺接了案子,在下在报备文书里略做手脚,自有那闲不住的御史,会替咱们去找靖安司的麻烦……”

    封大伦听得不住点头。这么一操作,确实不露痕迹,谁也攀不到永王那边去。他略一沉思,又问道:“什么由头好呢?”

    这个由头得足够大,才有资格让大理寺和御史台受理,但又不能把自己和永王牵扯进去。

    元载用指头蘸着清酒,在案子上写了几个字:“身犯怙恶悖义之罪,岂有不赦而出之理”。封大伦大喜,连声说好。这几个字避开拆迁,单说张小敬杀县尉事,又暗示有人徇私枉法,公然袒护。尤其是“不赦而出”四个字,御史们见了,必如群蝇看见腥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