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立刘虞当皇帝,并以他的名义征讨董卓……但因为大家以勤王的名义聚在一起,法理上难以接受另立皇帝,以及受到太多诸侯的反对,最后刘虞自己又不愿意当皇帝,故而只能作罢。
在攻入洛阳王宫后,袁绍立刻按照曹((操cāo)cāo)所说去往了宫(殿diàn)南边的那处枯井里,在,然而井中空空如也。
虽然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传国玉玺的确是在这个枯井里,但是这个世界明显有了偏差,如今的传国玉玺牢牢地窝在汉献帝刘协手中,他甚至以此为条件来让萧秋雨为他做任务。
……
萧秋雨率领的部队完完全全是骑兵,全力奔驰的话,速度是十分快的,但是萧秋雨却命令士兵下马后牵着马走路,慢悠悠地掉在董卓的大军后面……并不奋力追赶他们,但却始终盯在后面,不让对方逃出自己的侦查范围。
在历史剧里,普遍描写骑兵出发时候骑着战马赶路,但真实历史上,骑兵赶路的时候都是下马牵着马走的,主要是为了节省马力……如若一直骑着马赶路,人的重量和铠甲的重量施加在战马(身shēn)上,数个时辰后,马都快累垮了。
一般(情qíng)况下只有赶时间才会急行军,那时候骑兵们甚至在几匹战马之间来回换骑,让它们分头休息。
董卓带在(身shēn)边的西凉军中大多数只是步兵,加上携带者不少辎重粮食和从皇宫中掠夺来的金银珠宝,所以他们行军速度比有马匹运货的萧秋雨较慢,正常(情qíng)况下,很容易就追赶上他们。
只是萧秋雨刻意压制着行军的速度,上万的骑兵就这样吊在西凉军(身shēn)后,始终保持着数十里的范围,避免和西凉军起正面冲突。
……
董卓也搞不懂对方的用意,但它们只是掉在后面,总好过冲上来厮杀一场;既然萧秋雨不主动进攻,董卓自然也没有兴趣回过头去攻击萧秋雨。
到了晚上,天色已经完全昏暗了,这个时代没有霓虹灯,抹黑走路十分不方便,而且西凉军也赶路大半天,早已是人困马乏,于是他们开始埋锅造饭,士兵在地面上扎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营帐,萧秋雨见状也命令士兵停下扎营,在这里烹饪休息。
双方军队扎营保持着足够远的安全距离,董卓派出大量的侦查骑兵,仔细地盯着对方,生怕对方选择半夜来袭营……而萧秋雨这边也是一样的,他派出了整整六十队轻骑兵,每一队十个人,负责侦查一个区域,一旦发现敌人的异动立
在攻入洛阳王宫后,袁绍立刻按照曹((操cāo)cāo)所说去往了宫(殿diàn)南边的那处枯井里,在,然而井中空空如也。
虽然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传国玉玺的确是在这个枯井里,但是这个世界明显有了偏差,如今的传国玉玺牢牢地窝在汉献帝刘协手中,他甚至以此为条件来让萧秋雨为他做任务。
……
萧秋雨率领的部队完完全全是骑兵,全力奔驰的话,速度是十分快的,但是萧秋雨却命令士兵下马后牵着马走路,慢悠悠地掉在董卓的大军后面……并不奋力追赶他们,但却始终盯在后面,不让对方逃出自己的侦查范围。
在历史剧里,普遍描写骑兵出发时候骑着战马赶路,但真实历史上,骑兵赶路的时候都是下马牵着马走的,主要是为了节省马力……如若一直骑着马赶路,人的重量和铠甲的重量施加在战马(身shēn)上,数个时辰后,马都快累垮了。
一般(情qíng)况下只有赶时间才会急行军,那时候骑兵们甚至在几匹战马之间来回换骑,让它们分头休息。
董卓带在(身shēn)边的西凉军中大多数只是步兵,加上携带者不少辎重粮食和从皇宫中掠夺来的金银珠宝,所以他们行军速度比有马匹运货的萧秋雨较慢,正常(情qíng)况下,很容易就追赶上他们。
只是萧秋雨刻意压制着行军的速度,上万的骑兵就这样吊在西凉军(身shēn)后,始终保持着数十里的范围,避免和西凉军起正面冲突。
……
董卓也搞不懂对方的用意,但它们只是掉在后面,总好过冲上来厮杀一场;既然萧秋雨不主动进攻,董卓自然也没有兴趣回过头去攻击萧秋雨。
到了晚上,天色已经完全昏暗了,这个时代没有霓虹灯,抹黑走路十分不方便,而且西凉军也赶路大半天,早已是人困马乏,于是他们开始埋锅造饭,士兵在地面上扎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营帐,萧秋雨见状也命令士兵停下扎营,在这里烹饪休息。
双方军队扎营保持着足够远的安全距离,董卓派出大量的侦查骑兵,仔细地盯着对方,生怕对方选择半夜来袭营……而萧秋雨这边也是一样的,他派出了整整六十队轻骑兵,每一队十个人,负责侦查一个区域,一旦发现敌人的异动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