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5章 各方在行动

唐粮食耗尽,正与渤海叛逆眉来眼去,行投降之举,还有一把汉刀作为信物。

    辽西城的失守,边令城以及王珙众口一词,指证李怀唐为罪魁祸首。这些天,李隆基因此而处于火头之上,这封密报无异于火上浇油,点起他的冲天火势。

    “陛下,”准‘女’婿有难,信安王站不住了,“兵部之前接到辅国大将军李怀唐与万骑将军乌知义的联名传信,说安市城尚在他们掌握之中,城内粮食足够三个月的消耗,并要求援军,南北夹攻辽西城。臣以为,未到绝境,再傻的人也断然不会铤而走险。至于汉刀为信物,战场上可轻易得之,不必当真。”

    李祎不是内阁成员,按说并无资格参加内阁会议。但是萧嵩与韩休内斗,被李隆基双双罢相,军事上,没有萧嵩这位泰斗参谋,李隆基很不适应,于是就给李祎加了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外国绿卡之类或者会员卡,顺理成章让他在内阁走动。

    李隆基一怔,怒气指数似乎要掉头向下。

    李林甫又站出来了。

    “信安王所言在理。不过,空‘穴’来风,总有迹可循。幽州长史与边大总管能联名具信,至少说明了他们的态度。对于前线的情况,他们应该比我们清楚。还有,我们都知道,乌知义将军大字不识,信里的内容他清楚吗?”

    李林甫长袖善舞,一招曲线迂回攻击,竟是要将李怀唐置于死地。意思是咱们谁也没边令城和张守硅靠得近看得清,既然他们如是说了,那就必然是对的,任何人的反对都显得可笑。

    “李士郎危言耸听了。”李祎冷哼,“张长史只是据实上报敌俘之所供,并无任何表态。”

    “哦?那王爷就是说边大总管与转运使王珙联合欺君了?”

    “你!”

    众人嗡嗡,‘交’头接耳。有摇头的,也有点头的。

    还是张九龄实事求是:“事关重大,我们切莫自‘乱’阵脚。臣建议将边大总管和安禄山将军召回,同时把俘虏押来洛阳审问,真相自会水落石出。”

    李隆基有点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

    李林甫似乎看出了主子的心思,道:“事关国体君颜,勿纵,亦勿枉。无论真相如何,臣以为朝廷有责任为辅国大将军的家眷提供保护。”

    软禁与保护似乎天生就是孪生兄弟,没有一个字相同,却被赋予了相同的内涵。

    最后,李隆基一锤定音:“此事勿再议。中书省拟旨,派金吾卫保护辅国大将军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