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1章 报考

京城的一些好大学了,大不了夫妻两都去京城的好大学,孩子和阿姨带着就是了,住在外面,每天放学就回去。

    毕竟前几届分配的工作都特别好,干嘛要待在小县城或者省城,还不如直接去京城呢,一家子可以在京城工作,生活。

    姜爱菊却摇头道:“沫沫,我和成林和你,以及秦天都不一样,我们就算能上好大学,以后呢,留在京城生活?家里老人咋办啊,我和成林商量了很久,我们最远就想在省城待着,如果工作能留在省城就最好了,这几年我们攒钱在省城再买个房子,把两孩子户口也转过来,想家里人了,我们坐六七个小时的汽车就回来了,要是去京城回来一趟都不容易,而且大城市,没那么好混的。”

    姜沫沫听了之后也不在劝了,记得她大学毕业留在海市有个七八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她赚了些钱,工作也稳定了,每个月最起码有个三万多的收入了,但是在海市那样的地方买房还差一点,所以中有种飘着的感觉。

    记得后来同学聚会,原来班里有三十五个人,外地的有二十七个,后来毕业留在海市发展的有十七个,七八年下来,截止到那一年的聚会,外地的同学剩下了七个。

    而这七个人其中有三个找了本地的海市人结婚有了住房就留了下来,剩下四个找的是和自己一样是外地的对象,还在苦苦挣扎。

    而其中二十个回到自己老家发展的同学都混的特别好,房子和车子早早的就有了,每年还有闲钱可以出去旅游,有余钱买首饰什么的。

    大城市立足生活不易,出门就要花钱,吃喝拉撒住,每一样都要算计。

    所以姜沫沫并没有劝着姜爱菊和胡成林来京城生活,也没有许诺,自己有房可以帮助之类的话,就算有房了,孩子谁照顾,上大学四年期间不赚钱,养孩子这一笔钱呢。

    离家近就不一样了,有急事了,父母可以过来帮忙,回家也方便,二线城市消费也低,可以把学校的补助省下来,养孩子就有钱了。

    姜沫沫带着小丑丑去各家都坐了下来,姚家姥爷姥姥生活都挺好的,只姜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看着不是很得劲,吃饭也不多了。

    姜奶奶似是有感应,时时刻刻都守在老爷子的身边,吃饭喝水都盯着,姜沫沫私底下问了下姚花枝,这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姚花枝摇头道:“没生病,就是年轻时候干活干得多,劳了身体损耗也就快了,你爷爷今年都七十四了,在咱们村,这算是高寿了。”意思是让姜沫沫想开点,老爷子看着精神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