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蛊王和洛柔



    古苗刀的锻造之法十分复杂,且耗时极长,锻造代价昂贵。

    首先是锻刀所用的材料,以滇黔地区为例,据《黔州通志——土民志》记载:“九股苗所用之利刃,名曰双环刀……造刃之法,子初生时,各亲家送铁一块,匠人造成粗样,埋入泥沟,每年取出冶炼一次,十六岁方成刃口。”

    结合流传之言,大概意思就是说,每当苗民有男童出生,其亲家便会送上一块上好的精铁,然后请人锻造成粗坯,然后用百草包裹埋在山上,然后每年男孩的生日都会将刀坯取出锻造,一连锻造十六年才能成功。

    这便相当于苗民的刀等若其性命,自其出生之日起便一直伴随到终老那一日。

    而今在外界的那些苗寨已经很少有这种风俗了,主要还是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冲击太大,而锻造一柄古苗刀成本过高,既不经济,也不实惠,哪怕这种古苗刀再如何锋利,也没人愿意再花这么大经历去锻造了。

    但眼下我们身处的先苗秘寨则不同,此地位居神农架最深处,而且又有那神秘的幻象山脉阻挡,除非像我们这样找到了相关的线索,而且又有定位的工具,否则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这的。

    这也就是说,这座先苗秘寨与外界几乎是毫无联系的,这种情况已经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所以他们还是保持着最为原始的风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眼前的这些青年人人身上都佩戴着古苗刀的原因了。

    出了门,我们才发现门外的青石路上已经准备好了十几匹马,还有一些古老的木车,不管是马还是木车,上面都用绣着漂亮花纹的布装饰好了,他们把我们请上了马,不会骑马的就乘木车,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沿着青石路走去。

    韩教授年纪虽大,但身体却很硬朗,感觉甚至比他的那些学生还要好,他是我们中的长辈,又是唯一一个懂古苗语的人,于是骑着马和蛊王一同走在最前面,沿途经过不少人家,苗民们既好奇又热情,不住的向我们打招呼,可惜也只有韩教授听得懂,我们只能跟着韩教授回应一些根本不理解的音节。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我们下马之后,蛊王将我们迎进了一座非常大气的复合型木楼内,四周皆是屋宇,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场地,头顶被封住,形成了一个十分宽阔的大厅,其内已经摆上了桌子,已经端上了丰盛的菜肴。

    周围一共有五张桌子,除我们之外,还有不少苗民已经到了,男女老少都有。我们刚一进来,他们便朝我们行礼,我们也不懂该如何回礼,只能照葫芦画瓢也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