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只要潼关天险不失,纵使突厥人带着再多骑兵,也是休想踏入中原半步!
而这样一处天险,原本就是被杨广安排了重兵严加防守,戒备森严至极,丝毫没有懈怠……
哪怕是杨广亲至……
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都不能调动潼关之中的一兵一卒!
虽说洛阳距离潼关尚有数千里之遥,而且大军筹措兵马粮草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潼关之中,也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警戒。
哪怕这十多年来,潼关之中都未曾遭受到战火的洗礼。
不过……
随着突厥骑兵南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失守,一些侥幸脱逃的百姓,也是一路南下来到潼关之中,并带来了突厥人南下的消息,让这座仿佛是天险一般的险峻要塞,也是多了几分肃然的气息……
终于,突厥骑兵也是出现在了潼关守军的视线之中。
万幸的是。
或许是长途跋涉,这群骑兵自然是疲惫不堪,加之天色已晚,在颉利可汗的命令之下,便在潼关几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也是给了潼关内守军,一夜的准备时间。
翌日凌晨,太阳徐徐升起,半掩在东方无尽地平线下。
而在不远处的突厥营帐之上,一股一股炊烟袅袅升起……
这是帐篷的醒来!
而就在此时,营帐之中突然响起号角,惊得上空的鸟雀四处飞舞。
大汗约法严峻,军律如铁。
十兵编一小队,由十夫长率领,十个十夫队由一个百夫长率领,十个百夫队由一个千夫长率领,十个千夫队由一个万夫长率领。
号令一出,数十万人森然听令。
这号角就是召集令,总共五遍。
五遍不到,就算是万户亲将,甚至是可汗亲子,都要遭到军法处置……
第一遍号角响起,附近营地所属的突厥骑兵,就都纷纷拿起各自的兵器上马。
第二遍号角吹动时,四野里蹄声杂沓,齐集于各千户营。
第三遍号角停息,大草原上已黑压压的一片,整整齐齐排列着,除了马匹呼吸喘气之外,更无半点耳语和兵器撞碰之声。
第四遍
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只要潼关天险不失,纵使突厥人带着再多骑兵,也是休想踏入中原半步!
而这样一处天险,原本就是被杨广安排了重兵严加防守,戒备森严至极,丝毫没有懈怠……
哪怕是杨广亲至……
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都不能调动潼关之中的一兵一卒!
虽说洛阳距离潼关尚有数千里之遥,而且大军筹措兵马粮草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潼关之中,也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警戒。
哪怕这十多年来,潼关之中都未曾遭受到战火的洗礼。
不过……
随着突厥骑兵南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失守,一些侥幸脱逃的百姓,也是一路南下来到潼关之中,并带来了突厥人南下的消息,让这座仿佛是天险一般的险峻要塞,也是多了几分肃然的气息……
终于,突厥骑兵也是出现在了潼关守军的视线之中。
万幸的是。
或许是长途跋涉,这群骑兵自然是疲惫不堪,加之天色已晚,在颉利可汗的命令之下,便在潼关几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也是给了潼关内守军,一夜的准备时间。
翌日凌晨,太阳徐徐升起,半掩在东方无尽地平线下。
而在不远处的突厥营帐之上,一股一股炊烟袅袅升起……
这是帐篷的醒来!
而就在此时,营帐之中突然响起号角,惊得上空的鸟雀四处飞舞。
大汗约法严峻,军律如铁。
十兵编一小队,由十夫长率领,十个十夫队由一个百夫长率领,十个百夫队由一个千夫长率领,十个千夫队由一个万夫长率领。
号令一出,数十万人森然听令。
这号角就是召集令,总共五遍。
五遍不到,就算是万户亲将,甚至是可汗亲子,都要遭到军法处置……
第一遍号角响起,附近营地所属的突厥骑兵,就都纷纷拿起各自的兵器上马。
第二遍号角吹动时,四野里蹄声杂沓,齐集于各千户营。
第三遍号角停息,大草原上已黑压压的一片,整整齐齐排列着,除了马匹呼吸喘气之外,更无半点耳语和兵器撞碰之声。
第四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