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国士者,当先体民之苦



    婉转的琴音响起。

    众人皆是沉醉其中。

    江朝歌有了赢无难的记忆,自然今非昔比,他听这曲,已经不再是曲,而是文姬的内心之意。

    曲罢,音止。

    众人又是一阵喝彩。

    皆是夸赞之言。

    蔡文姬都是一个个回应,道谢。

    江朝歌倒是并未开口,而且,他发现最后进来的那位黑衣少年,同样没有开口。

    正想着,绿儿又拿着宣纸走了出来,展示在众人面前。

    “文姬姑娘今日定题——国士!”

    “国士?好题!”

    “看来文姬姑娘是觉得今次乡试,乃是以国士为题了?”

    “唐兄此言差矣,国士者,为国献策,为国建功,为国立业!文姬姑娘出的国士之题,可不单单是国士二字。”

    “噢?李兄有何见教?”

    “当今圣上年幼,虽主朝堂,却未亲政,朝中大权皆由权臣掌握,故而,文姬姑娘定题国士,乃意指圣上求贤若渴之意,猜到此意,乡试之题便不远矣。”

    “竟是如此?李兄高见!”

    众人议论纷纷。

    蔡文姬就回道:“文姬个人浅见而已。”

    柳弘毅找到了机会,凑到江朝歌的面前:“刚才那位唐公子,叫唐解之,听说八岁便得了童生,十三岁就考上了秀才,还有回话的那位李公子李泽广,更是了不得,听说已经快进境儒道了。”

    “柳兄见笑了。”李泽广似乎听到了柳弘毅之言:“小弟不才,在半月前已入了儒道,现为文士境。”

    “竟已入了儒道?”柳弘毅马上回应:“如此,恭喜李兄!”

    “恭喜恭喜,既入儒道,按大秦律,乡试即是不考,亦是榜上有名的!”其它人同样恭喜起来。

    “呵呵,虽入了儒道,不过还是想考一考。”李泽广谦虚道。

    ……

    有了蔡文姬的‘国士’定题。

    且话题已开。

    众人自是开始了高谈阔论,以争得在蔡文姬面前展示才华的机会。

    于是,有人开始谈到大秦国士。

    “论到国士,当离不开大秦国士榜,我以为年轻一辈中,还属那位西京的白衣最为让人钦佩。”

    “我亦如此认为,西京镇于妖蛮之地,若无白衣,大秦西境怕是没有如今的安稳,对了,我听说那位白衣,已经即将入到兵家第五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